近日,美术评论家、策展人孙欣的艺术评论集《如面》出版,集合了孙欣十年来所撰写的13篇艺术评论与10篇艺术家访谈。内容涉及方力钧、岳敏君、刘小东、尹朝阳、段正渠、徐累、张江舟、谢东明、曾健勇等不同年代、不同艺术风格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通过评述记录对谈的方式从一个侧面关注了当代艺术的发展与境况。
《如是》孙欣艺术评论集 封面业内人士推荐
与高高在上的哲学家、美学家以及纯理论研究者相比,批评家是一群最接近艺术家和艺术本体的“超低空飞行者”,他们的判断必须直接面对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并在对他们的研究中作出中肯的评价,而孙欣,就是这个群体中一位具有批评素质的青年批评家。
——美术批评家 贾方舟
她聪慧、机敏、有灵性。她思想活跃,能敏锐地捕捉艺术表象中的要点,在理论与自己感性的碰撞中,不时闪烁出思想火花,并呈现于她那感性、细腻、优美的文笔中。她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又有个人语言特色,是位很有潜质的艺术批评家。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陶咏白
评论在孙欣这里显示为个案性质的、具体的开展,没有概念的预设或术语的堆砌,而是观察、体验与理解的过程,并且包含了必要的质疑。有时候,女性特有的感性为文本注入了体温,使得阅读成为一种对艺术作品及创造者的直接触摸。
——诗人 策展人 朱朱
她的想象,是艺术家世界观的倒影。用有生命感的文字,建筑一座彼岸的海市蜃楼,《如面》大约就是这样的一本书:翻开哪页,就在哪页重逢。
——作家 张悦然
孙欣有一种能力,就是把她的读者瞬间带到她的文字所营造的风景里。这种能力之强,有时甚至笼摄了她所评论的对象,使得艺术家的幻想成为她幻想的一部分。好在她所带我们走入的世界并不是使人望而生畏的,而是充满了女性的细腻与柔和。与此同时,她的风景又不仅仅是一种情绪,风景中浸透的,除了缘于自然世界的兴会,还有对人事和社会关系的思索。相对于那些暗黑的头脑风暴,这些思索却是明媚的和生机盎然的。
——哈佛大学博士 策展人 唐克扬
目录序
张子康
孙欣筹划出版《如面》一书,念兹在兹已有个把年头。
初看来,《如面》这个书名有些生僻,很不像是畅销书的派头。但是细想来,也倒是符合她:见信如面,见字如面,见书、见画亦如面……谦逊,温和,又正中靶心。
2005年与她结识的时候,正值其就读中国艺术研究院,闲时来今日美术馆做兼职编辑,《东方艺术·大家》杂志就交付到这个23岁女孩的手中。她一边读书,一边实践,开始依托杂志频繁采访艺术家,并采集到大量第一手研究资料,尽管后来因为撰写毕业论文不得不离开这个阵地。当时的她已经撰写出大量访谈和评论文章,职业写作者的轮廓初见端倪,为其日后开展美术事业奠定了基础。
而后,她辗转从事过私立美术馆的初建,艺术家个展与群展的策划,拍品征集以及参与筹建《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可贵的是,这些繁忙都从未使她忘却写作,仿佛写作是她思考世界的另一种方式,或者精神栖息。此间尽管产量不多,但她每年都会有几篇合心意的文稿,我也总能在艺术家的画册中寻找到它们。她乐于借助它,带领观众去往一个个心灵世界,有趣的是,这个世界里不仅仅贮藏了艺术家的世界观,也毫不掩饰她自身对于艺术家的认知与阐释——就像是我们面对一座山峰,艺术家用符号语言把它表述出来,她提供的则是立于符号面前的文字语言。她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视觉译者,而更乐于呈现艺术家符号背后潜藏的多种可能。相比之下,她更像是一个发现者,并非将艺术还原到自然里去,而是探索艺术之于人性的深秘。用她的话说就是:艺术是神迹,是艺术家高能量磁场被激发的结果,发现作品背后的艺术家本身是件美妙的事。在这不长不短的十年里,与其说机会源自她的幸运,不如说是她的勤奋用功,以及对文字的热爱使她不时得到灵感的眷顾,而我们也总能在她的文章中俘获闪光的字句,窥见她善于思索的智性。
我以为本书有如下几个特色:一是作者将不同时段的评论文字并置于中,会发现她的文风自始至终风格独特,其对中国传统经典、西方现代理论都有一定的研究与分析,反观当下,不吝提出自己的见解,善于对其实际材料作出富有学术价值的概括。二是深入浅出,可读可感,远离学术八股,对于当代艺术之于文化阶层的推广产生有益的作用。三是呈现在历史经度与中西纬度之间立定坐标的艺术家的日常经验、个体美学,试图提供给观众一个艺术家之所以是艺术家而不是其他从业者的原因所在,以及艺术家是其自身而不是其他艺术家的原因所在。这大约就是另一种意义的雅俗共赏,以足具生命体验的文字,展现这个时代特有的审美价值。
2014年7月12日于新疆
后 记
自2005年我的第一篇评论文章发表至今,恰好十年。《如面》是时光投映的痕迹,在编校它的时候我尽量不作添改,允许它毫不保留地呈示那些年自己略带稚气的思想,而仅仅因为人在特定阶段的直觉判断、观察方法、认知角度、美学经验,都具有唯一性,不可再更改。因而,《如面》以时间线索排列目次,勾勒出不同艺术家的面相以及那些年的艺术话题、流行文化、年代关键词。
信口援引,顷刻万言,我从来不是这样的批评家。我更乐于充当安静的观察者。观察为思考带来丰沛的原料,而经典文本则是行走的拐杖。过往的文字里,我毫不回避地援引高度概括的美学论述,并在行文中一再向它们致敬。这是构建个体话语系统的必经阶段,捷径到达不了存在的切口——更何况,凡事从来没有真正的捷径,一切都是经验的塑造。
艺术是第二生活,是物质世界的再造,再直接的艺术也略显隐晦。我试图借助文字提供一个大致的轮廓。没有一篇文字可以准确无误地指向作品的靶心,即使是艺术家本人也无济于事,它只能提供一种方向,一个通道,一个具有可能性的假设。我反对之于作品的过度权威化阐释,作品是自我观想的折射。面对同一件作品,众人所见非同,一切审美选择都源于具足的情怀。
人类艺术史,表层都是形式的变迁,核心则是意义的创造、呈现与阐释。裹挟在形式背后的时间性是一种优美与残酷兼具的属性,从未腐化的时间,让生活在不同空间中的人锈迹斑斑。凝结于中的,是历经时间所得的生命体验以及亟待释义的情感符号。《如面》是一条河,其间经过了不可复现的时空与思考——回忆、想象、甚至视觉艺术无法到达的层面,以期呈示多个艺术家的自我。他们是一群不断行进的人,途中不吝于分享个体美学、生命经验,对我的文字给予一贯的鼓励与肯定,对此,心中常存感动。
人生短暂又漫长,“只写我所理解的人,只写我想要深化阅读的作品。”
2014年8月7日于望京
孙欣孙欣
一九八二年生,祖籍山东。
先后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
美术评论家,策展人。
先后供职于今日美术馆、筑中美术馆、北京匡时拍卖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经济日报社《中国书画》杂志。
美术类文字散见于《文艺报》、《艺术评论》、《中国艺术》、《中华文化画报》、《中国油画》、《江苏画刊》、《世界博览》、《中国艺术时空》、《艺术品鉴》、《艺上·读者欣赏》、《今日美术》、《东方艺术》等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