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全球华人东方艺术美学的当代创作之路
本报讯 厉亦平 北京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于4月4日推出大型群展“秩序的边界”。本次展览不以考察绘画的抽象性作为主要目的,而是着眼于全球范围内的32位华人艺术家,试图呈现他们非具象的、去现实主义化的创作道路,以及体现在他们身上的那种共性的、与生俱来的东方艺术的美学传统,如何在日常创作中恰到好处地表达出当代性和前瞻性。展览由夏季风策划,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100多件作品,分布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的全部5个展厅,展期一个月。
自20世纪初开始至今,中国艺术的美学倾向和形式技巧一直都在演变,虽然各种艺术思潮和流派风起云涌,但占据主导地位的始终是无边的现实主义思潮。从早期美术革命倡导的写实主义,到1949年以后实施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批评方法,甚至在9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创作思潮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官方继续被奉为圭臬,并逐渐作为一种“观念”渗透到摄影、录像、装置等各个领域。“85新潮”美术运动时期曾经出现“理性绘画”思潮,一些艺术家以“似抽象而非抽象”的形式不断冲击着现实主义的主流体系,但本身也没有脱离对西方现代主义众多风格样式的初级模仿和操练,依然透露出反对者与被反对者同样的现实主义情绪和趣味。
相较于抽象艺术在20世纪西方的蓬勃兴盛,抽象作为一种创作思维和脉络,在中国的艺术传统中并不存在。上世纪初一些艺术社团的创作流露出了抽象的端倪,但严格来说作品风格仍属于后印象主义、立体主义等范畴。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一批身在海外的华人艺术家如赵无极、朱德群等人的创作,开始影响到华人的非具象的、去现实主义化的艺术创作道路。国内的艺术家如尚扬、余友涵、王怀庆、梁铨等人遥相呼应,率先脱离了诸如“抽象”与“具象”、“东方”与“西方”等简单的二元对立。对自我身份的清醒认知和艺术意识的自觉,让他们构建了一个既不排斥西方艺术语言同时又有别于西方艺术的美学思想系统。他们创作中的明显特征是与中国的艺术史有着上下文关系,也与中国的文学、哲学、美学等传统密不可分,彰显了与西方艺术并峙的东方艺术应有的当代高度,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图景打开了无限的可能。 本次展览参展艺术家从活跃于20世纪中叶的朱德群和赵无极开始,沿着时间轴以及艺术家年龄的大小逐代往后梳理,一直到最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为止。同时在空间地域上从横向铺开,囊括了法国的朱德群、赵无极,中国台湾的林寿宇,美国的刁德谦,德国的苏笑柏,中国香港的吕振光等。当然,成长于中国本土的艺术家占了绝大多数。参展作品中不乏带有抽象形式的创作手法,但策展方无意把这些作品完全纳入抽象传统的范畴去讨论。这么做有可能反而让他们身上呈现出来的特有的东方艺术美学线索,以及由此打开的无限开阔性,受限于一个相对狭窄的概念之中,陷入令人尴尬的西方现代主义陈旧的窠臼。在现实主义思潮依然兴盛的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考察主流创作之外的现状以及不遗余力拓展艺术边界的群体,或许比讨论业已成为历史的抽象概念更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