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网 钱梦妮
抽象艺术是什么?假如你面对一幅只有线条和色块的画面茫然不知所云,那么,这说明一切都还在那些“中产阶级”的掌控之下。
6月13日在今格空间“画画:谭平作品展”开幕当天,一众重量级艺术家、策展人和评论家齐聚一室,借由谭平这位中国重要的抽象艺术家新作展览为契机,探讨了抽象艺术的方方面面。
其中最为有趣的,便是香港M+博物馆策展人皮力所提到的,抽象在现代主义过程之中扮演了中产阶级标榜自己身份、区隔其他阶层的重要角色。简言之,无论是在八十年代中国抽象艺术刚刚起步,还是如今甚至连观念艺术都已经遍布大小画廊、创意园区,假如你还面对一幅只有线条和色块的画面茫然不知所云,那么这说明一切都还在中产阶级的掌控之下。
“谈到抽象语言发展过程的时候,还有一根线索,那就是抽象从整个现代主义以来是有点儿像布尔迪厄说的‘区隔’,把人和人区分开来的线。”皮力在发言时这样说道,“抽象艺术是建立一种秩序,自成一体、自相关的秩序。其实在道理上很好理解,有点儿像书法里面的傅山,清早期的时候特别喜欢做小学、玩金石学,他们写书法喜欢一体字,所以受过小学训练的人就能读懂这个书法,没有受过小学训练就读不懂。”
同理,社会学家布尔迪厄认为从19世纪以来西方中产阶级兴起,试图标榜自己的文化身份,于是发明出抽象艺术这种特殊的语言。这里面潜藏的含义是,如果你受过现代化艺术的训练,便能够理解点线面之间的艺术魅力,而如果没有受过教育则一头雾水。
“博物馆学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你知道的越多看到的就越多,看到的越多知道的就越多。抽象语言从现代意义来讲作为一种区隔,人和人区分开来最基本的工具,从整个现代主义以来谈到文化精英来谈的,这是过去三、四年间抽象领域研究比较重要的理论。”
他特别提到在之前发言的易英,这位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感慨地说很喜欢谭平作品中“那根飘浮的线所到的极限”,皮力笑称这句话本身就特别能够代表从八十年代以来受过美术教育的精英态度。“我这个世界可能不是你们所有人能够懂的世界,只有懂的人才能够懂得这个世界。”他说,“从这个角度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谭平以及很多抽象艺术家,在这二、三十年来创作背后的一些最基本的文化判断和道德立场。而他们与写实绘画相比,确实有点在潮流之外。”
在此之前,易英为大家梳理了抽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脉络。
中国的抽象艺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最有活力,因为它反映了西方的影响,代表先进文明和现代化,于是在很多人的创作中出现工厂、管道、公司等抽象符号。而到了九十年代则相对低潮——这正是谭平从德国学成归来的时期,同时也是另一位抽象代表艺术家丁乙从上海高校毕业正式开始创作之路的时期,当时艺术圈的总体潮流是政治波普、玩世社会主义。
“2000年以后,中国艺术面临的很大问题:材料、主题、社会背景的多种可能性,还有商业化,导致抽象在艺术思想的影响力大大减小。艺术重点转向策展人,普遍不再重视批评家和学术,因而抽象艺术创作的时起时落都与市场直接相关。”他说,“甚至绘画都被装置、影像所取代,那么这时‘后抽象’的可能性究竟是什么?这时谭平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西方艺术从古典、印象派、表现主义发展到极简主义,一路都有章可循,但中国并没有出现这个完整的历史过程。于是现在中国艺术家迫切地从传统文化里寻找动力,而这在易英看来是很可悲的,“当代艺术传统因素和符号的挪用实际反应了现代人们的焦虑,甚至是现代人格的分裂。”
而传统形式和语言拆解完、装配完,是否就结束了一切的可能性?换言之,绘画是不是就死了?
这是一个终极问题,困扰着所有人。但同时这也是在九十年代促使艺术家丁乙决心要画一辈子格子的重要原因。他近期刚在上海龙美术馆举办个人回顾展,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曾表示,抽象艺术从康定斯基开始,人类第一次完全摆脱了对应世界的图形、转而从纯粹精神世界的角度表述艺术思想。“这样的伟大仅仅通过前面三五十年艺术流派,是不够阐述清楚的。前面形象的历史几千年,抽象历史这么短,所以有很大余地。”他说。
丁乙和谭平同辈,但两人一个画格子、一个画线条,风格大不相同,被人戏称为南方“冷抽象”和北方“热抽象”。他在研讨会开始之前仔细观看了展览中的一段视频,发现谭平近些年所进行的“覆盖”创作很有佛学中“预埋”的寓意。“在画面里面预埋一些东西,然后又把他们擦掉,展现表面与深层之间的关联。”丁乙说,“另外从新作品里我又联想到谭平在德国求学经历中所受到的新表现主义影响,在以前的创作中完全没有,到了今天反而有了这样的意味冒出来。当然这种影响已经经过时间沉淀,很难再被人认作是新表现主义,但有中国语言在里面。”
展览将进行至8月13日。
十示,丁乙,布面丙烯,2003 桃花源记,谭平,布面丙烯,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