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象转换——中德视角中的中国都市日常生活场景”艺术家黄敏和德特勒夫·瓦施考作品联展于2015年6月12日下午18:00点在德国大使驻华官邸举行开幕。
独立并关联
文/杜曦云
中国经济总量崛起所牵动的全球利益格局变动,让它成为国际新形势的焦点。如今的中国,呈现出大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现象,它的性质和可能性都非常复杂,很难做总体性的定义。这时,每一位个体的独特视角都值得关注。
黑桥—晚霞之一,亚麻布油画,180x150cm,2014,黄敏长居中国的黄敏和短期居住在中国的WERKELISTE DETLEF WASCHKAU,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知识储备,但“中国”是他们这一阶段共同的生活背景。黄敏的绘画中,既有对中国整体的思考,也有对某一具体地区的具体观察。她的作品关注中国普通人的生存处境和欲望,题材会阶段性的变化,但越来越自觉的从当代公民权利的角度发现问题,用朴拙有力的具像手法表达。WASCHKAU关注的也是中国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作为外国人,他对不同于德国的生活环境和状态很敏感,捕捉到这些视觉特征,拼贴碎片、变换形式,散发着喜悦的情感基调。
黑桥—夏日,亚麻布油画,90x60cm,2014,黄敏存在即感知、艺术即表达。每个人对客观存在的感知和思考,都是独一无二的,也就是个人化的。把每个人的独特感知和思考汇集起来,众多碎片的组合更可能接近全景图。黄敏和WERKELISTE DETLEF WASCHKAU用艺术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各自的独特视角,并期待和每位观者的视角发生关联。
黑桥—鱼塘,纸本丙烯,40x26cm,2014,黄敏 黑桥—卡拉ok,亚麻布油画,420x250cm,2014,黄敏 青花瓷板--中国地图,110X90cmx4,2005年 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