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0日,第五季“常青藤计划·芭莎艺术校园行”暨常青藤计划与《芭莎艺术》杂志合作启动仪式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启幕。本次“芭莎艺术校园行”携手常青藤计划,在全国八个城市八所著名高校陆续展开,深度凝聚青年艺术力量。同时推出“艺术理想国”展览征集计划,将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2015年5月29日,《美术》杂志副主编盛葳、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康剑飞、《芭莎艺术》主编孙国胜、“常青藤计划”发起人姜大方于颐和悦馆·莱维艺术空间进行了一场座谈,探讨当下青年艺术家生态、未来的职业规划以及发展方向等问题。
不同时代下的艺术生
从学生变身社会预备工作者
谈及这些年来美术院校的变化,“扩招”是个避不开的话题。“扩招”前后,无论是生源数量、学生的自身状态、学校的教学内容与制度,乃至整个社会环境都有着巨大的差异。
上世纪90年代初,艺术市场刚刚起步,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画廊,商业元素与学生离得还很远。艺术对于绝大多数美术生来讲是终生的理想,很多学生为了能考上一流的美术院校会坚持考数年,少则两三年,多的七八年。
当时中央美术学院的老师都是业界闻名的大师级人物,学生整体数量就少,一个班最多就十几个学生,除了上课,老师和学生也都生活在一起,师生相处时间比较多。虽然,当时的课程学习简单而具体,稍显死板和严肃,有一定局限性,但是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从老师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
学生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在学习创作上,对学术的关注度也很高,也非常享受这种校园生活。
或许正因为这样的一种环境,多数学生对未来并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划,而每个人在毕业后都会有两三个工作选择,更没有就业的顾虑。
1999年,为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高校开始“扩招”。除了传统的艺术院校外,众多综合类院校也纷纷开设艺术类专业吸纳学生。学习美术俨然成为莘莘学子考大学的“捷径”,学生数量的骤增导致前所未有的升学压力。
学生进入大学后不仅要面临“教学资源”的竞争,并且从踏进大学那一刻起,就不得不早早做好个人规划,以应对毕业后的严重就业问题。曾经的小班教学已经变成了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集中授课。除了专业课学习之外,他们需要在业余时间锻炼更多的生存技能、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专业工作能力,从而避免在就业时输在新的起跑线上。
艺术家方力钧地缘差异影响下的超越经典与自我突破
不同时代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着鲜明的个体特点,此外,地域因素也不同程度上对他们产生了影响。
盛葳本科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因文化课成绩突出最终选择了史论专业。他谈到,四川重庆一带是一个相对贫困的地方,文化氛围也不浓厚,整体比较封闭。但正是因为封闭,带给了年轻人一种危机感,当时史论系的学生就会在老校区附近的酒吧中一起讨论学术问题。
乡土写实绘画曾经一度成为四川地区的主流艺术,为了能够超越超越经典,找寻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年青一代艺术家选择了与之相对立的、全球化的、炫酷的卡通绘画,并在艺术圈中掀起了一波卡通风潮。
(左起)“常青藤计划”的发起人姜大方、《芭莎艺术》主编孙国胜、艺术家方力钧、清华美院副院长张敢合影就业&留学
未来需要提早规划
如今,在毕业生中,家庭条件相对好一些的会更多的选择出国深造,有的是为了能在专业上继续提高,而更多的人是为了在“学历”上增加筹码,从而获取之后更优越的就业选择。
身为80后的姜大方,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他们那一代在学生期间很早就有了相对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他谈到,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大兴建设。其中一部分人就十分渴望能赶上新时代发展的列车从而有所作为,希望能尽快进入自己所学的这个行业。而有一类和姜大方一样,想要在专业方面再做进一步的提高而选择继续进修,他从大一的时候就做好了要出国的打算。
当然,目标或许是明确的,但自己所走的道路却是曲曲折折的。等真正毕业后,学生们当初所想的和你实际所从事的很可能千差万别。当理想照进现实,这些学生最首先也最需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但是,这时的学生最迫切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除了生计,希望能够尽快测试一下自己的能力。也正是如此,纵然在初期走了些许弯路,最终总会回到自己早先规划的主路上。
后续阅读:新平台助力青年艺术家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