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火烧山窑址出土春秋“原始瓷鼎”
中国烧制瓷器的历史,大约始自相当于中原夏商之际的原始瓷,距今至少有3500年以上。从原始瓷发展到越窑青瓷,大约在东汉中晚期,距今不足2000年。换句话说,原始瓷的生产有1500年以上的跨度,从时间上看,几乎占了中国瓷器史的一半。
原始瓷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瓷器。英文常常翻译成“proto-porcelain”,可以理解为最初的瓷器。西方学术界按照他们先定义概念的学术习惯否认其为“porcelain”,而归为“stoneware”,这个词在西方相当于一类有釉的陶器。笔者去法国访问的时候,在巴黎北郊承蒙法国考古学会会长Guadagnin的安排而见过,烧成温度最高也能达到1200℃-1300℃,但肉眼就能感觉到与中国的青瓷区别较大,而与唐代的低温釉陶外观倒是有些相似。stoneware在中国往往指清代及近现代以来的水缸类器物,或称“器”,是从日本引入的称法。
原始瓷与陶器的最大区别在于原料不同,已经采用瓷石,正是对这种材料的认识和使用,才使得烧成温度可以提高到1200℃-1300℃。就中国南方地区而言,无论是原始瓷、越窑青瓷、龙泉青瓷,还是元明清的青花、白瓷和彩瓷,以及康熙时的“糯米白”,都是以瓷石为胎骨,3500余年来本质上基本相同。
2007年德清火烧山窑址考古发掘现场
一般来讲,仅以瓷石为胎可以烧成瓷器,但仅用高岭土是无法单独制瓷的。加入高岭土使得胎骨更为白净,烧成温度更高,而瓷器的质量也更好。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欧洲人把这些在中欧贸易上能给他们带来巨额利润的器物定义为porcelain,并企图在欧洲仿制,但最后不得不通过在华传教士(如殷宏绪)得到的情报,认识了瓷石与高岭土才得以仿烧成功。因此,对于瓷器这个名词的认识,不必纠缠于简单定义,重要的是应该先理解其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目前仍然不清楚原始瓷最初究竟是如何起源的,但可以确定与印纹硬陶有关。尽管在中原地区相当于夏代的地层中,曾出土过极少量的原始瓷碎片,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从生产地证据入手,应该成为关注原始瓷问题的一个正确方向。原始瓷的窑址均发现于南方地区,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只分布在两个省分,除了江西鹰潭的角山窑址,其余都在浙江境内的太湖至杭州湾区域,大约有60余处。
角山窑址的年代颇有争议,但是相当于商代这一点还是可以肯定的,争论点无非是处于相当于商代的哪个阶段。角山窑址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原始瓷窑址,这是现在对于瓷器溯源能够达到的最远点。
浙江境内目前发现的原始瓷窑址,最早的是位于钱塘江以北、湖州南部的黄梅山窑址,和邻近而最近刚刚发现的老鼠山窑址,时代相当于商末西周初期。西周早中期的窑址,至今还没有被发现。西周晚期的窑址只在靠近湖州南部的德清境内发现过几处,2007年发掘的火烧山窑址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处,时代跨度很大,从西周晚期一直延续到春秋中晚期。从春秋中晚期开始,除了德清,在钱塘江以南的萧山、诸暨、绍兴、上虞等地也发现了大量窑址。钱塘江以南烧制原始瓷的范围略广,但是时间很短,大约在战国早期以后就停止了。而德清一带至少到战国中晚期仍然在继续烧造。之后一直到东汉中晚期,即早期越窑青瓷烧造之前,原始瓷经常出土于同期的墓葬中,但尚未发现过窑址。
以上这些已经发现的原始瓷窑址,分布情况是时代最早的角山窑址位于浙江、福建、江西交界的信江流域;次早和最晚的德清、湖州一带窑址,全部集中在东苕溪流域的天目山余脉;介于次早和最晚之间的,除了东苕溪流域,还分布于钱塘江以南的浦阳江流域,至曹娥江流域间的会稽山余脉。这个时空上的先后,与越人特有的土墩墓在分布、迁徙及时代上的规律几乎完全重合。土墩墓的主要随葬品为原始瓷,原始瓷也主要出土于土墩墓。
可以说原始瓷窑址是随着土墩墓族群,从浙、赣、闽三省交界处,自南向北迁徙到浙江境内的太湖至杭州湾区域。首先落脚于东苕溪流域,大约到了春秋中晚期,也就是越国最强盛的前后,其中一部分向南跨过钱塘江到达句践都城(今绍兴)附近,如已发掘的前山窑址等,且南进的部分只烧制到战国早期,越国迁都琅琊前后又突然消失。
以原始瓷窑址出土标本,并结合各个时期土墩墓的出土物看,可以发现原始瓷的主流品种为豆至碗系列,从最初高柄喇叭足的豆发展成无柄矮足,再到无柄无足的碗。但是有两个阶段颇为特殊,第一阶段是西周晚期到春秋早中期,第二阶段为战国早期以后到战国中晚期,在这两个阶段内较为集中的出现了原始瓷仿青铜礼器生产。
参考阅读:德清窑址--青瓷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