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上虞县曹娥江及其支流两岸的汉晋越窑瓷窑遗址。1951年在百官镇的龙山发现吴晋时期青瓷窑址一处,1972年以来,曹娥江及其支流两岸的章镇、联江、汤浦、上浦、蒿坝、梁湖、皂湖和横塘等乡,共发现汉至宋代的越窑陶瓷窑址400余处,其中以东汉和吴晋时期的瓷窑遗址尤为重要。
汉代窑址 已发现38处,其中梁湖乡大顶尖山东汉早期窑群,以生产高温硬陶和釉陶为主,原始瓷较少;龙松岭和汤浦乡凤山窑群,原始瓷的产量逐渐增加;到了东汉中晚期的上浦乡四峰山窑群,已发展成为瓷窑。这些由烧高温硬陶与釉陶为主逐步发展成烧瓷器的窑群,是研究中国瓷器产生的重要材料。
上虞县汉代瓷窑都是龙窑形式。联江乡帐子山东汉瓷窑发现东西并列的龙窑2座,结构相同。东面的一座残长2.98米,内宽1.97~2.08米。底和窑墙都用粘土做成,底面铺砂层。窑墙高0.32~0.42米,其上用粘土砖坯砌筑成弧形拱顶,拱顶至窑底的垂直高度在1.10米左右。在窑室的后端筑一道挡火墙,墙的底部有出烟孔,挡火墙后有横向长方形排烟坑。窑具有直筒形、束腰叭形托垫和三足支钉等。
东汉瓷窑生产青瓷和黑瓷两种瓷器,以生产青瓷为主。经过测试,青瓷胎的铁、钛含量较低,呈灰白色,烧成温度已达1300℃左右,胎质坚硬不吸水,透光性较好,抗弯强度达710公斤/厘米(。黑瓷胎质比较粗糙,系用烧结温度较低的瓷土做成,器表施绿褐色釉或黑釉。瓷器的品种有碗、盏、盘、钵、盆、壶、酒樽、唾壶和五联罐等。其中碗、盏、钵、盆在陶车上拉坯成型,壶、则采用分段拉坯,然后粘接成器,大件器物用泥条盘筑法。装饰花纹有弦纹、水波纹和铺首等,另外在瓿、的外壁拍印网纹、窗棂纹、麻布纹、杉叶纹、方格纹、菱形纹和蝶形纹等,与汉代原始瓷的纹饰相似,说明东汉的瓷器从成型到装饰都是承袭原始瓷器的,尚未形成自己特有的工艺技术。
吴晋时期窑址 东吴和西晋是上虞瓷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已发现东吴时期的制瓷作坊40处,西晋窑址有60~70处。联江乡鞍山一座东吴时的龙窑,窑身加长,全长13.32 米,宽2.1~2.4米,由火膛、窑室和烟道3部分组成。火膛的平面呈半圆形,底比窑床低4厘米。火膛前有用粘土铺成的操作平台。窑室似斜长的甬道,长 10.29米,宽2.1~2.4米,墙高0.30~0.37米,用粘土砖坯筑成弧形拱顶。窑室与烟道之间有高仅10厘米的一道挡火墙,挡火墙后有一排粘土柱。窑具与东汉无大异。西晋时承托坯件的窑具有叭形和覆钵形等,间隔窑具改用盂形锯齿口,东晋时采用泥点间隔。
东吴时的主要产品有罐、壶、盆、钵、盒、、樽、碗、盘、耳杯、砚、水盂、香熏、唾壶、虎子等日用器,以及斗、火盆、鬼灶、鸡笼、狗圈、谷仓、碓、砻、磨、米筛等明器。西晋时又增加扁壶、鸡首壶、狮形烛台等。今上虞县的南乡,在汉、六朝置始宁县。故“会稽出始宁用此丧葬宜子孙作吏高”铭文的谷仓和“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的青瓷虎子等都是吴晋时期上虞越窑的产品。器物的装饰,在东吴时仍继承汉代的传统,到东吴晚期出现斜方格网纹,同时在谷仓上增加楼阙、佛像、人物和飞鸟等堆塑。西晋时普遍应用弦纹、斜方格网纹、联珠纹或用飞禽走兽组成的花纹带,西晋末到南朝初常用褐色点彩作装饰。南朝时则普遍饰以刻划的莲瓣纹。
上虞窑青瓷罐
参考书目
浙江省文物考古所、上虞县文化馆:浙江上虞县发现 了东汉瓷窑遗址,《文物》1981年10期。
李家治:我国瓷器出现时期的研究,《硅酸盐学报》第六卷3期,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