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匠人--手拉坯成型工。
摁凤凰台--手拉坯成型,捧泥后在泥柱顶端摁成平台。
拉小搀--在凤凰台上抠成瓶嘴状。
拉大搀--抠瓶嘴后再外拉成碗状。
作水--成型用于坯体表面的水。
汁泥--较稀薄的泥。
串--在手摇石轮接地轴头上安装的陶制环状轴承。
水耙--括碗用的坯架。
汗耙--旋碗用的坯架。
挪耙子--在坯架上挪动坯体。
倒坯架子--担坯用的架子。
括线--手拉坯成型割离碗坯所用的线。棘针沿子--手拉坯碗沿部过薄又不整齐的缺陷。
犬博士一—旋碗工。
割二轱辘--在青坯碗的足部,延长一段,割成略细于碗足的圆柱,便于施釉拿放。
割大轱辘--割青坯碗足的外形。
圆铁刀--修碗坯盔部的工具。
刺沿刀--修碗坯沿口用的刀具。
漉沿--用湿布修擦碗坯沿日。
青带把--未修的青坯。
白带把--施釉后未修的白坯。
水坯--含水份较多的坯。
阴阳邦--碗壁厚薄不匀的缺陷。
阴阳足--碗足厚薄不匀的缺陷。
掏窝--掏碗足。
剐钱--在施过釉的碗内底部剐一个圆圈,以防罗装烧成沾结,这种碗叫毛底,末剐钱的碗叫净底。
馍不(肚)脐--碗足底面凸起的缺陷。
马蹄足--碗足倾斜的缺陷。
花道--碗罗起,碗沿间隔距离是否均匀。
淀青--沉淀的釉没搅匀,药出的碗釉面厚薄不一致所造成的缺陷。
盔碗--碗坯叩在胎上,用胎规整碗坯形体(亦叫猴子摘帽佃)。
醒坯--坯体回潮使水分均匀。
长虫头--介线缺陷,起笔粗,收笔细。
起龙--碗沿起泡缺陷。
(二)烧成部分
笼盆--粗而矮的匣钵,未烧的叫坯盆,烧过的叫焦盆。
垒子--细而高的匣钵一般指碗匣钵,未烧的叫坯垒,烧过的叫焦垒。
杀垒、杀盆--在装窑前用瓦匠刀砍去匣钵周身的沾结物。
续垒--用带子吊起碗坯放入匣钵。
点盆--把坯体装入匣钵。
端窑--平稳地把匣钵端进窑内。
戏台座,两节窑、尖子--指圆窑内匣钵柱上,中、下三段。
行,柱--在圆窑内匣钵的排列,横为行,纵为牲。
中花--圆窑中间匣钵柱的间隙。
窑堵--圆窑烟囱。
带堵、出堵--在圆窑烟道口内装,出产品。
药鸡--在圆艟内用来测定温度的釉锥。
趴药鸡--药鸡在窑内熔化,锥尖下弯。
扁担立、四指立--是装圆窑的一种方法,窑内前一排匣钵(即栏前柱),上下内倾弯曲呈扁担状,叫扁担立;内倾重心扁离四指叫四指立。
天子眼--圆窑顶端的圆孔,装窑后封闭,熟窑后打开。
狗洞子--圆窑烟道进口。
窑栉--园窑炉条。
窑戗--窑内支撑匣钵行柱的楔子。
哨井--圆窑炉条下的炉渣坑道通向窑外地面的竖井。
两山--圆窑两边的窑壁墙。
后山--圆窑后边的窑壁墙。。
锥窗--在圆窑窑顶后部,两烟囱之间开一小孔,装窑后放入釉锥在外面封闭,待烧至大火便于打开观察烧窑温度。
压台--维修圆窑窑台。
燎晃--圆窑炉温约1000℃,栏前药鸡熔化。
台晃--在“燎晃”之后,炉温升至1000℃以上,窑台药鸡熔化。
小火、中火、大火--是圆窑烧成的三个阶段,小火炉温600℃以下,中火炉温6 00℃至1 000℃,大火1 000℃以上.
几口火--是指烧窑向火堂投几次炭。
苍蝇翅--是形容窑内初开药时釉面形状。
投哨撞--圆窑投炉渣用的圆头火柱。
拿窑一—是指出窑时从匣钵柱上直接搬。
跟二路--跟在拿窑人后边传递匣钵。
跑路板--从窑门通过火堂搭一木板,站在木板上传递匣钵。
一个明俩--也叫“俩块明”意思是匣钵已成两块,出窑时前边的人提醒后边的人注意安全。
零带--在匣钵下有较大的沾结物,出窑传递提醒别人小心,以防脱落伤人。
剐耳--在匣钵邦沿上有沾结物,出窑传递提醒别人,以防剐伤。
落带--在匣钵内有套装产品,出窑传递提醒别人端稳,以防产品碰破。
有刀--在匣钵或产品上有锋利的沾结物,出窑传递提醒别人注意,以防割伤手。
拔札--出圆窑到最后搬掉窑台底部的匣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