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的民间窑场以烧制青花瓷器为主,以政和县的东平窑规模最为宏大。窑地分布在松溪河支系的碗厂溪、界溪两岸,东起安田村,西至平岩村,前后绵延15华里。现尚存窑炉3座,为简陋的阶级窑。特点是形体矮小,结构简单,节省材料与劳力,炉温易于掌握,瓷器装窑烧成周期短,即使是单家独户也能进行烧制与销售活动。瓷器以青花瓷居多,还有少量的白釉和酱釉器,胎骨呈白色,细腻坚致,釉永光滑明亮,白中微泛青灰,青花发色黑蓝、淡蓝、泉蓝、普蓝等。纹饰取材广泛。常见的有海水云龙、火珠云龙、花篮纹、绶带纹、飞凤、水竹、圈点纹和“百寿”、“兰色杏花香十里”字样。产品种类有碗、碟、杯、匙等饮食器皿,风格是与德化窑完全一致的。事实上,据当地的《赖氏族谱》记载:东平窑系本省德化县赖氏、许氏工匠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开创,衰于光绪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