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疑似柴窑花瓶惊现日本
2009年11月24日,在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九州佐贺县武雄市的阳光美术馆举行了“至宝1000年之旅展”的开幕仪式。这项由在日本中国历史文物保护协会和北京汉和协力国际文化传媒公司共同主办、日本财团法人阳光美术馆承办的活动,共展出了百余件中国古代陶瓷器。但这些同样美丽的器皿被一件青百合花瓶夺去了光彩,因为在日本中国历史文物保护协会会长对中如云先生提出:这件青百合花瓶是出自柴窑。
据了解,这是阳光美术馆首次向世界展示这件青百合花瓶,主办方特邀几家中国媒体前往日本采访、报道这次展览,希望掀开青百合花瓶的神秘面纱。近日,一系列围绕《罕见中国国宝首现日本望破解柴窑失传之谜》的文章陆续在京城媒体发表,引起了陶瓷界人士的一片热议:这个神秘的瓷瓶真的是柴窑吗?
新闻:陶瓷新闻
围绕青百合花瓶的三种争议
■争议一:花瓶器形对不对?
正方:器形符合柴窑描述
在中国的古玩行里有一句话:一眼真,一眼假。这个“一眼”看的就是东西的器形。根据在日本中国历史文物保护协会会长对中如云先生的介绍,他曾遍访世界各地的文物专家,最终认定这件作品的特征完全符合历史文献对柴窑的描述,即“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去年,中国出版的《文物天地》杂志曾连续刊载对中如云求证柴窑的过程,其中一篇文章为“青百合花瓶”的柴窑论提供了强化证据。文章指出,对中如云的同事意外发现两件与“青百合花瓶”相似的瓷器,它们都被取名为“孔雀绿釉花觚”。作为清代文物,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钓鱼台国宾馆。其中,故宫所藏“孔雀绿釉花觚”的制作时间大约在距今300到350年前的康熙年间,钓鱼台国宾馆藏品的制作时间大约在距今270年前的雍正年间。由于平时不做公开展览,故专家也知之甚少。
虽然“孔雀绿釉花觚”是近代研究者命名,也没人知道这两件古物出自何人之手。但是,面对两者间极其的相似,有人推测,“青百合花瓶”与“孔雀绿釉花觚”俱为同时代作品。还有人推测,“青百合花瓶”可能是“孔雀绿釉花觚”仿制品。
日方专家指出,“青百合花瓶”的修复痕迹被推定为距今400至600年前。此外,日本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大约600年前,中国明朝皇帝将这件青百合花瓶赠给了日本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后来由日本古笔家族世代相传下来。综合上述情况看,“青百合花瓶”先出现的可能性较大。也就是说,“孔雀绿釉花觚”是根据“青百合花瓶”的特征制作而成的。如果“孔雀绿釉花觚”是“青百合花瓶”的仿制品,“青百合花瓶”肯定是因“历史名品”而被了解,因为不为人所知晓的物品是不可能被复制的。
反方:此花瓶就是孔雀绿花觚
对于上述说法,中国的专家如何看呢?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位陶瓷鉴定专家表示,它就是一个孔雀绿的康熙花觚。
这个观点又是怎么产生的呢?记者查阅了《中国瓷器收藏鉴赏百问百答》,其中关于花觚有这样的记述:花觚是仿青铜器造型的一种陈设用瓷。花觚始于元代,主要流行于明嘉靖、万历至清乾隆这一段时期。花觚的时代特征十分明显,明代的花觚主要是三段式的,上面是喇叭口,中间是鼓腹,下部是凤尾,器形古朴典雅。常见的明代花觚以五彩最为贵重。一般都呈现出文饰繁密,层次分明,色彩艳丽,风格硬朗的特点。
明清时期,瓷花觚是重要的一类瓷品种,明清景德镇窑常烧制青花、五彩、釉里红色、古铜彩、松石绿釉花觚。其中,松石绿是清代创烧的颜色釉之一。
■争议二:花瓶是否到年代?
正方:花瓶距今700年至1100年
是不是柴窑,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年代。据说,柴窑是后周世宗柴荣所烧的御瓷。后周距今超过1050年,那么青百合花瓶的出生年代是什么时候呢?为了搞清楚年代,对中如云曾经提到,他于2005年3月把“青百合花瓶”拿到牛津大学做科学鉴定。牛津大学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出“热释光法”的高校,现在承担鉴定的是其下一个独立法人机构。日本对古董进行科学鉴定,多是委托这家机构。后周官窑柴窑生产的时期是柴荣在位的公元954年至959年,他申请检查的预测值就设定为这个年代。牛津的鉴定书显示:这樽蓝色花瓶是700年到1100年前的时间段内烧制的,这和后周皇帝柴荣在位时间基本一致。据此,日方认为,这件青百合花瓶符合柴窑的年代特征。
反方:花瓶出生在300年前后
采用热释光检测年代,确实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但并非无懈可击--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核考古组了解到:热释光测年代法可以测量古陶瓷的年代,但是其所需的一种化学元素剂量的不同,可以对古陶瓷的“年龄”产生扰动,即可以让其岁数变大。热释光的这个局限性也经常被造假者所利用。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核考古组的一位冯先生向记者解释说,古陶瓷采用热释光测试或者通过海关机器安检时,都会吸收热量,通过一次就会对年代扰动一次,一个百岁瓷器走一次测试程序,出来后肯定要大于百岁。“光看检测结果,是否是陶瓷真实的年龄呢?”对此,这位科学家表示,“热释光”的结果绝对不是唯一的标准,单看这一结果是不严谨的,更是不科学的。
冯先生告诉记者,这件“青百合花瓶”的热释光检测结果未必是最准确的,肯定受到了扰动。据一位安检机构的技术人士介绍,如果想知道因扰动而“变老”的程度,可以借助其他科学仪器精确计算,上海博物馆就有一种仪器可以准确测出热释光检测的误差比。
国内一位鉴定高手表示,这种“柴窑论”是一种不贴谱的论调。东西肯定是件老东西,但仅限于200年至300年,肯定是清代的。而故宫博物院一位鉴定大家则认为,东西很清楚,它就是典型的明清瓷器,如果更精确一点,它的年代可以缩至康熙时期。
鉴定一件瓷器,若单独“目鉴”不科学,那单独仪器鉴定同样不科学,应该两者结合。这位专家表示,关于柴窑的发现问题,日本方面已经炒了好些年了,但这个问题跟“哥德巴赫猜想”一样,谁都可以有不同观点,但是若就这么一件东西就定为“柴窑”,肯定是不严谨的。这件东西的身世到底如何?日本方面有些人肯定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