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瓷器 >> 瓷器陶艺 >> 日本六古窑掠影(图)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瓷器 >> 瓷器陶艺 >> 日本六古窑掠影(图)

日本六古窑掠影(图)

作者:佚名      瓷器陶艺编辑:admin     

  东方晓

  日本古陶瓷研究家小山富士夫(1900—1975年)于昭和二十三(1948年)年把始建于平安末期到镰仓时代(约我宋元时期)位于日本列岛中部本州以南、四国以北一代的濑户、常滑、备前、丹波、信乐、越前地区的古窑场,定义为“日本六古窑”(图1)。基于1945年后考古工作者又在岐阜县的中津川和多治见一带、静冈县金谷地区以及渥美半岛、能登半岛等地相继发现了平安、镰仓、室町時代(约我元明朝)的另一些古窑址,因此严格地说,这个“六”并非绝对,只能算是那个时代众多古窑的代表,是约定俗成的说法。

图1-六古窑地理位置略图图1-六古窑地理位置略图

  六古窑中资格最老、规模最大的要数位于爱知县知多半岛西海岸常滑市的常滑窑,因平安末期猿投窑南部的灰釉陶窑场南下而形成,现存古窑遗址超过1200座。在须惠器(灰陶)时代的平安末期,其主产品是罐和瓮(图2)。镰仓时代(1192—1333年)开始生产朴素且坚固的大型日用杂器,供应日本列岛太平洋沿岸各县市。江户时代(1603—1867年),把常滑、濑木、北条三个村烧制的陶器统称为常滑烧,其中以北条村窑口最多。明治(1868—1912年)开始,以生产卫浴用具和花砖、排水陶管之类的建材为主,特别在明治11年以后,以鲤江方寿、伊奈长三郎、上村白鸥、赤井陶然等为首的著名陶工在中国宜兴制陶名家金士恒指导下,利用当地特有含铁量高的紫泥烧制成常滑朱泥烧茶具,将酒器和茶器的制造技艺推向一个新高点(图3)。另外,常滑市还是陶塑 “招财猫”的故乡。在这个诞生于江户后期可爱的大眼睛小精灵的背后,流传着不同版本的凄美故事,十分招人怜爱,因此逐渐升格成为吉祥物。人们烧制出不同姿态不同色彩的招财猫,以期代表不同的寓意,如举右手的是公猫,象征招财进宝;举左手的是母,猫象征广结善缘。红色猫代表幸运;黑色猫能够驱邪等等,不仅深受日本商家欢迎,也成为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很多商店爱用的吉祥物(图4)。

图2-古常滑陶罐图2-古常滑陶罐 图3-常滑朱泥急须(煎茶壶)图3-常滑朱泥急须(煎茶壶) 图4-常滑招财猫图4-常滑招财猫

  福井县丹生郡织田町宫崎村和织田町的越前窑,诞生于平安时期,具有与古常滑同等的资历。以生产由薪灰形成所谓“自然釉”的陶罐和瓮为主,但引人注目的却是室町以后其大量生产已婚妇女用来染黑牙齿的容器“染黑牙齿罐”(图5)。 不使用辘轳而导致器形不规整的这种小罐后期被崇尚另类的人群所追捧,使断火多年的窑场复又走向兴旺。

图5-江户时代染齿罐图5-江户时代染齿罐

  越前窑通常建在山坡的斜面上,呈隧道状。镰仓窑长约15米,宽2.5米,用还原炎氧化冷却法,薪灰自由地流布在陶器表面,随意,浑朴,自然且手感极佳。成品多为茶褐色,古朴天然,形态厚重,与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图6)。

图6-越前窑灰釉圆罐图6-越前窑灰釉圆罐

  昭和四十年代后期,在天王川东部丘陵一带丹生郡宫崎村小曾原相继发现土屋古窑遗址群和上长佐古窑遗址群以及武生市的奥蛇谷古窑遗址群,推翻了过去越前窑仅分布于流经宫崎村中央的天王川西部丘陵的结论。这些古窑遗址群都在平安末期投入生产,其中从上长佐3号窑址出土的三筋罐器形上断定,越前窑完全继承了东海地区的制陶技术。此后,又在熊谷、平等丘陵地带发现建于室町时期长达25米以上、一次可以烧成60个陶瓮和1200个擂钵、总重量达5吨的巨大窑址,证明越前町曾经是当时北陆地区日本海一侧最大的陶制品生产基地。室町后期也是越前窑最兴旺的时期,无数大型陶产品从越前海岸送往日本海沿岸各地,满足国民生活需要。

  发端于12世纪后半叶平安末期的近江国(滋贺县)甲贺郡信乐乡的信乐窑,是日本陶瓷器的主要产地。受常滑窑的影响,烧制瓮、罐和擂钵之类的中世纪陶器。奈良时代(710—794年)圣武天皇在近江国甲贺郡(現在的滋贺县甲贺市信乐町)建立紫香乐宫(信乐宫),其屋顶用瓦均出自信乐窑。到大正时期(1912—1926年),开始生产花盆和火盆。明治时期,按照陶艺家藤原銕造(1877—1966年)的造型,生产各种陶塑狸(貉)工艺摆件。1951年,昭和天皇临幸信乐町时,曾受到铺天盖地陶塑狸的夹道“欢迎”,天皇感动之余,赋诗赞叹,一时传为佳话。从此,信乐窑的陶塑狸一夜成名,成为信乐烧的代名词(图7)。此后还生产育种用的陶罐等小件。到室町时代,为了适应茶道艺人的嗜好转而发展茶陶,有“茶陶信乐”之称。今天,信乐窑的产品随处可见,从餐具等日用陶到陶狸、猫头鹰、招福蛙等装饰陶;从花砖、陶板等建筑陶到花盆、花瓶、茶具等庭园陶,林林总总,无处不在。

图7-信乐陶塑狸图7-信乐陶塑狸

  信乐乡处于丘陵地带,富产一种含长石颗粒的白色陶土。高温中长石溶解后形成乳白色蛙目样斑纹,成为其一大特色。最初的信乐烧不施釉,而是由薪灰溶解后自然生成一层淡黄、淡绿、褐黄、暗绿或暗褐色釉膜,赏心悦目(图8)。

图8-古信乐小型陶罐图8-古信乐小型陶罐

  濑户的陶瓷业发端于镰仓时期,地点在今天爱知县濑户市东南部猿投山麓。濑户窑是六古窑中唯一的釉陶正宗产地,也是受中国陶瓷文化影响较深的窑厂之一。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 ,加藤四郎左卫门景正(1168—1249年)作为道元禅师的随从来到明州(宁波)天童寺,在中国学习了5年制陶技术,归国后在尾张、濑户等地建窑。因当地不产松树,遂将宁波的龙窑改造成不用松油作燃料也能达到高温的“馒头窑”, 成功烧出当时日本独一无二的挂釉陶器,釉色丰富,器体坚实,几乎不吸水,具有中国青瓷风采(图9)。其中濑户市的“赤津烧”被誉为日本六大代表性陶瓷之一,光釉料就有织部釉、志野釉、黄濑户釉、古濑户釉、灰釉、御深井釉、铁釉等7种,装饰技法有刮刀凹雕、印花、梳齿、三岛手(高丽纹)等12种。产品包括茶道用具、花道用具和家庭生活用具。日本有将陶瓷器统称为“濑户物”的习惯,可见濑户窑的产品在日本国民心中不平凡的地位。

图9-江户后期濑户酒壶图9-江户后期濑户酒壶

  丹波窑处于兵库县篠山市田町立杭一带,生产的陶器、炻器亦称“立杭烧”。起源于平安时代末期自镰仓时代初期。大同元年(806年),长门国荻藩的陶工风吕薮惣太郎(宗太郎)来到上立杭传播制陶技术,丹波烧由此发端,惣太郎被誉为丹波陶祖。桃山时代(1568—1603年)以前通常采用“穴窑”,到庆长十六年前后(1611年),引进朝鲜式半地下“登窑(阶梯窑)”并启用当时日本罕见、立杭独有的脚踏式左转辘轳,使用含铁量丰富的红褐色陶土和被称作“赤土部”的丹波烧独特釉料,生产罐、瓮、擂钵等生活日用品,产品质朴厚重,野趣天成(图10)。穴窑时代称为“小野原烧”,主要产品是贮藏米或水用的大型无釉陶缸陶瓮以及粉碎谷物、豆类的擂钵,后期生产大型酒器以及桶、盆、盘等日常用品。江户初期进入阶梯窑时代,称为丹波烧或立杭烧。在小堀远州(1579—1647年)等茶艺家的指导下,生产茶叶罐、水罐、茶碗等茶具陶。此后在筱山藩的努力下,培养出一大批陶工名匠,标有“直作”、“ 一房”、 “花游”、“一此”等名作坊款识的优秀作品争奇斗艳,交相辉映,使丹波烧名声大振。1978年其产品被正式命名为“丹波立杭烧”。

图10-丹波烧赤土部釉双耳罐图10-丹波烧赤土部釉双耳罐

  备前窑生产不上釉的陶器、炻器,是须惠器的鼻祖。位于冈山县备前市一带。由于集中于该市伊部地区,又名“伊部烧”。始于平安末期,是一个专门产生活杂器的普通窑场(图11)。它用冬日取自稻田深处颗粒极细、粘度极大的优质泥土,经过一至二年的风雨老化,再混以山泥作坯土,烧成的产品致密度极高,有“落地不碎”的美誉。室町以后,由于掌握了利用不同焙烧条件可以产生随机性釉色改变的“窑变”技术,成为备前烧的一绝(图12)。加之其生产的茶具还具有过水即美的灵透性而大受茶艺家好评,成为茶艺家必备的道具,并通过水陆交通流向日本各地。其后随着茶艺的不景气而逐渐衰败。近代,为了窑场的生计开始转产排水陶管和陶瓦等建筑用材。十九世纪末,陶工名匠金重陶阳(1896—1967年)及藤原启(1899—1983年)重新奏响水与火的变奏曲,古备前的窑变魅力得以再现,延续了备前烧传统名窑的地位,昭和三十七年(1963年),二人同时被授予“国宝级人物”称号。此后,山本陶秀(1906—1994年)、藤原雄(1932—2001年)、伊势崎淳(1936—2011年)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传承人,继续在伊部谱写着备前烧的辉煌。

图11-古备前茶叶罐图11-古备前茶叶罐 图12-备前烧窑变酒壶图12-备前烧窑变酒壶

  据考证,日本列岛的原住民早在一万六千五百年前就开始生产被称作绳纹土器的原始陶器。五世纪后半期,又利用经朝鲜半岛传入的中国商代(前1600—前1046年)高温灰陶制造技术,开创了硬质陶器生产新纪元。六古窑便活跃在被称为“须惠器时代”的这个历史阶段。其中,濑户窑借鉴中国技法,开始生产人工施釉的正宗釉陶。此后,安土桃山时代,随着茶道的盛行,濑户、美浓地区专产釉陶茶具;在京都诞生了成为“乐烧”的施釉软质陶器。到桃山末期,大批朝鲜陶工把从中国学到的陶瓷技术带到日本,催生了诸如高取烧、上野烧、萨摩烧、唐津烧、荻烧等一批用新技术生产陶制品的窑场,日本制陶业获得新的繁荣。直到江户末期的1610年在佐贺县有田町的泉山发现瓷土矿,自1616年成功烧制出第一件青花瓷始,日本终于从“陶”跨进了“瓷”的时代。进入十八世纪,除有田以外,京都、砥部(爱媛县)、九谷(石川县)、濑户等地开始大量生产声如磬薄如翼的精美瓷器,奠定了日本陶瓷业在世界上的地位。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