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 华)青浦区青龙镇遗址发掘出大量唐宋元时期的文物。这些千年前的房屋基址、水井、灰坑和各种碗、钵、罐、壶等日常生活器物,不仅生动地展示了上海这座城市幼年时期的面貌,也再次证明了上海作为对外贸易港口的古老基因。
昨天,上海博物馆首次公布位于青浦白鹤镇的“青龙镇遗址”二次考古发掘成果。自2012年10月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此发掘出唐宋时期的房屋基址、水井、灰坑、铸造作坊等建筑遗迹,出土铜、铁、木、陶瓷器等近2000件文物。
据介绍,青龙镇是上海地区第一个名镇,位于青浦区白鹤镇,建于唐天宝五年(746年)。相传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曾经在这里造青龙战舰,之后大破曹军于赤壁。到唐代,青龙镇成为海防要地。由于它位于吴淞江下游的沪渎口,地理位置优越,航运条件发达,因此成为上海地区最早的对外贸易重镇。
考古人员此次发掘出一处范围较大、使用时间较长的唐代铸造作坊遗迹,该遗迹可能为铸铁作坊,为上海地区首次发现。此外,还发现了三处建筑及5口水井。其中一口水井工艺考究,堪称艺术品,是上海目前已考古发现的数百口井中深度最深、做工最精致的一口。更让人惊喜的是,井内出土了唐鹦鹉衔绶带铜镜、铁釜、铁提梁鼎、铁钩、银发簪、青釉瓷罐、木雕残片等多件器物。
考古人员还发掘出1间比较完整的唐代房屋基址,房子长方形,面积近50平方米,四壁残留断断续续的一到二层砌砖墙体和石磉墩。屋内的火塘、灶台、炉膛、烟道等保存基本完整。这些建筑基址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唐代的江南民居提供了材料。
作者: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