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一菲
继中共中央八项新规和改进工作作风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后,加之中央加大的反腐打击力度,一个悄然萌芽迅速生长的行业陶瓷则成为了反腐的盲区。据报道,瓷器因为没有明确的定价标准,有的官员在收受陶瓷后,反将其搁置在市场上以高价变卖。有的官员在收受价值上百万的瓷器后,却向纪委说仅值几千元。(2月26日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了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可以让其成为中国的一个代表事物。同时,作为古代中国的特产奢侈品之一,中国瓷器有曾拍出天价的精品,而正因为瓷器没有明确的定价标准,价格模糊,所以现在又被赋予了新的作用,成为“雅贿”的礼品。
不再送真金白银,而换成瓷器等艺术古玩,将文化与贿赂结合起来,不但能扫去“铜臭”,提高品位,其价值还“深不可测”,“出事”也无从查起,安全有保障,难怪博得官商的青睐。但瓷器再“雅”也难掩贿赂的本质,行贿者是抱着某种目的来“雅贿”,并且送出的是有市场价值的东西,所以不管用来贿赂的东西是雅是俗,都是违法犯罪的行为。
官场“雅贿”之风蔓延的重要原因在于安全性强,因此防治“雅贿”腐败,首先要加大反腐力度,对于包括隐蔽的“雅贿”在内的贿赂行为做到“零容忍”。不能因为瓷器没有明确标价,就任其成为腐败的盲区,应该采取严查收受物品、规范物品鉴定等措施,打破官商“雅贿”的“安全感”。
另外,防治“雅贿”还得重视官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严厉惩处之外,还需要从根源上杜绝。官员应该认识到,并不是收藏珍奇古玩就是高雅的爱好,提高自身素质也不是从这些所谓“高雅爱好”中来。多花些心思在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如何服务群众上才是正事,如果不能为人民多办实事,在百姓眼中就还是“俗人”。
官员拥有艺术修养没有错,但绝不应该从“雅贿”中来,因为“雅贿”不是雅,其实质仍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贿赂。如果不加遏制,反而会破坏社会风气,滋生更多腐败。对于官员而言,清正廉明才是真正的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