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瓷器 >> 瓷器陶艺 >> 浅谈古陶瓷鉴定领域的人证与物证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瓷器 >> 瓷器陶艺 >> 浅谈古陶瓷鉴定领域的人证与物证

浅谈古陶瓷鉴定领域的人证与物证

作者:佚名      瓷器陶艺编辑:admin     
图1  通过传统方法鉴定器物 图1 通过传统方法鉴定器物 图2  利用仪器鉴定器物 图2 利用仪器鉴定器物 图3  微观图片1 图3 微观图片1 图4 微观图片2图4 微观图片2 图5 微观图片3图5 微观图片3 图6 微观图片4图6 微观图片4 图7 微观图片5图7 微观图片5 图8 微观图片6图8 微观图片6

  律海明

  在古陶瓷鉴定领域所称的“人证”鉴定其实就是指的是传统的经验鉴定,是指鉴定者在长期的鉴定实践中,依据个人所积累的经验,通过眼看、手摸、耳听、鼻闻等感觉器官,对器物进行鉴别。也就是俗称的“眼学”,又叫“目鉴”。

  传统经验鉴定作为一门科学,通过采用排比类推、标型学、考证学等方法,找出被鉴器物在器形、釉色、纹饰、款识等方面,与“标准器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由此推论出被鉴器物的真赝。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快捷、方便,能够对古陶瓷的社会属性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从而推定出被鉴器物的生产时代、窑口及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其作用是不可偏废的,也是任何先进的科学仪器所无法替代的。

  但由于鉴定者天生存在的局限性,后天的差异性,传统经验鉴定也必然存在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对古陶瓷的真伪难以做出准确的认知与判断;又由于古陶瓷生产跨越的时间长、地域广、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储存环境十分复杂,任何鉴定者的知识都无法周延全部客体;还因为鉴定者个体之间的经历、阅历、智力等存在着差异,对所有被鉴器物不可能做到准确无误地判定,难以对同一器物的认知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标准。甚至有的时候发生同一件器物在不同的时间由同一个鉴定者鉴定却得出不同结论的让人无所适从的事情。20世纪的“北魏陶俑”事件、“越王剑”事件,21世纪的“长沙壶王”事件、“汉玉凳”、“金缕玉衣”事件等诸多令人心碎的例子,充分说明了“目视+手感+经验=判断”传统鉴定方法的不科学性。这也是对我们五千年文明的不认真和不负责任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因为“目视+手感+经验=判断”传统鉴定方法采取的是“人证”,而“人证”的多变的不确定因素。人为因素就决定了其结论的不确定性。

  近年来,由于科技鉴定不会渗入人为的错误因素,科技的测试方法已被应用于古陶瓷的鉴定上。其中热释光技术更是被普遍承认,而且是唯一能够提供断代鉴定的相对科学的方法,海内外各大著名拍卖行都采用热释光测试数据作为分辨真伪的论据。但此方法已被作伪者破解。近年来这方面的案例不少,大致可分为两大类:(1)对所作伪品加X光辐照,用以冒充自然辐射的反应。(2)在伪品原料中加入添加剂,以加强瓷土对自然辐射的反应。不少这类新高科技伪古瓷器已流入市场。据统计,其中有相当部分伪品竟成功通过某些实验室的热释光测试,形成真伪难分的局面。客观地说,热释光方法如果运用得当,是可以分辨出器物是否受过外来辐射(如X光),或者是器物瓷土中是否有添加剂(有异常的辐射反应)。热释光技术的决定性因素是精确的量度瓷土中的辐射活性,但是瓷土中的辐射活性非常微弱,精确的去度量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费时。因此,有些实验室并没有进行实际量度,而用一个假定的活性数据,结果是使热释光测试结果有很大误差(五百年至一千年),从而令高科技伪品能蒙骗过关,引致投资及考古研究上的重大损失。另外,使用这种检测方法,必须对被测物体进行损伤性取样,这对珍贵文物来说,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另外,现在还有元素定性定量测定法,但其也存在不足。原因是物品是由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在古代各窑口多是依托当地资源进行生产,原材料的化学组成互不相同,工艺也都各具特征,各古窑生产的陶瓷器化学元素的组成有较大差别,生产的年份又跨度非常大,从业的人员又多,我们很难、甚至是不可能建成一个数据很全的数据库。如果作伪者使用的原料及烧成工艺与古代窑口一样,且当地环境未被污染,那么其仿品的微量化学元素就会与这一古窑真品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元素鉴定方法就会真伪难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处在不停地运动之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凡物质都永远在不断地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我们能明显感受到的物质变化是如此,不易察觉的物质变化也是如此,运动是一切物质真实的、内在的根本属性。

  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如物质的分子、原子、电子、离子的运动都会留下痕迹。什么叫“痕迹”?痕迹就是“事物留下的印记、迹象”(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辞海》)。

  构成古陶瓷的各种物质,在不停地运动着;古陶瓷储存环境中的一切物质也都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它们各自的运动以及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都会留下印记、迹象。也就是说,存在于古陶瓷之上的这些痕迹,是古陶瓷烧成以后其内部各种物质在不断运动中所发生的变化,特别是长时间处在地下、水中、地上,长期地、不间断地、缓慢地受到周围环境中各种物质(诸如光、温、水、酸、碱、盐、硫化物、氟化物等)的侵害、腐蚀,留下的岁月沧桑、历史印记。留在古陶瓷上的这些痕迹,一般是人的肉眼所看不见的,必须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清晰地观察到,所以我们把它们称作“微痕”,或“微观痕迹”,也有人把它们叫做古陶瓷的“自然老化痕迹”。古陶瓷的微观痕迹,是古陶瓷物质运动过程中带有普遍性、共同性、本质性的内部联系,是构成古陶瓷物质本身的运动和周围环境中各种物质运动,在相互作用下的必然结果,是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仿制、做旧)都无法做到的。正确认识和熟练掌握古陶瓷微观痕迹及其特征,对于我们科学、准确地鉴定古陶瓷的真赝,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古陶瓷微观痕迹的产生,首先决定于器物本身各种物质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属性,这是内因;同时,还要受外因方面的影响。历史上的古陶瓷生产出来以后,都会分别处在以下三种环境之中:一是地下、二是水中、三是地上。地下环境包括窑址、遗址、窖藏、墓葬;水中的古陶瓷,有被地下水与河水、湖水、海水的浸泡之分;地上的古陶瓷,有民间传世与宫廷传世之别。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通过外因的变化而起作用。古陶瓷的微观痕迹,是古陶瓷本身的物质运动与存在于古陶瓷周围的各种物质的不断运动、相互作用才得以产生的。

  虽然古陶瓷所处的环境不同,但它们无论如何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周围自然环境对它们的影响,留下岁月的沧桑、历史的印记。

  处于地下状态的古陶瓷,必然会受到地下泥土、水分中各种微量矿物质以及微量有害气体的影响。古陶瓷的釉面,从微观上看仍然存在着很多孔隙与裂纹,只不过我们的视力若不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不到而已;古陶瓷的胎体也较为粗糙,气孔较多。釉面、胎体对周围的变化非常敏感,周围的湿度大,釉面的孔隙、裂纹以及胎体的气孔就吸收水分;周围的湿度小,釉面的孔隙、裂纹以及胎体的气孔又释放水分,如此周而复始地、毫不间断地做着平衡水分的运动。地下水含有可溶性盐类及其他物质,水分带着这些物质在古陶瓷釉面和胎体的孔隙内不断地渗进与排出,渗入胎釉内的盐类物质,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会破坏胎釉颗粒间的连接,造成孔隙、气孔的扩张;当温度、湿度降低时,盐类又会结晶,因结晶产生的挤压力,又会使胎釉的组织结构受到破坏。遗址、窑址、墓葬的土层都人为地被翻动过,雨水会经过土壤的渗透,携带着可溶解物质和胶体固态物质渗透到地下古陶瓷的周围,其中泥土的微粒会发生沉积,逐渐将陶瓷器包裹。地下水和泥土中所含的具有不同化学性质的物质,会与陶瓷器的胎釉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生成新的物质。新物质因结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从胎釉表面显露呈像,有的则与母体分离,从而形成痕迹。

  处于江、河、湖、海之中的古陶瓷,也多被泥土及沙砾掩埋。泥土和沙砾中多含盐碱等各类化学物质,一些物质对陶瓷器胎釉表面会直接产生腐蚀。海水的化学成分虽然比较稳定,但水中的盐碱等各类化学物质的含量不是绝对不变的,它们会随着洋流、潮汐、海水湍流等混合因素影响,经常发生变化。江、河、湖泊因季节不同,降雨量不同,雨水会使水质发生改变。水的化学成分的变化,会引起古陶瓷胎釉表面某些化学反应出现阶段性的强弱变化。水中古陶瓷的化学变化原理与地下的古陶瓷大同小异,其微观痕迹的特征与地下同类古陶瓷生成的微观痕迹特征也是大体相同的

  传世的器物在地面上长时间与大气接触,同样会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留下老化的痕迹。大气中有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化氢、硫酸等硫化物。其中二氧化硫为一次污染物,其余的均是由二氧化硫转化形成的二次污染物。二氧化硫在大气中通过光化学氧化、均相氧化以及多相催化氧化等方式,最终转变成硫酸或硫酸盐,通过干湿沉降的形式降落到地面。大气中还含有氮氧化物,氮氧化物最终会被氧化而转化成硝酸和硝酸盐颗粒,也会通过干湿沉降的形式降落到地面。大气中还含有氯化物和氟化物,氯化物遇水经化学反应会形成兼具酸性和氧化性的物质;氟化氢遇水会形成氢氟酸气溶胶,降水同样会把这些氯、氟污染物带到地面。此外,大气中还含有化学组成十分复杂的气溶胶粒子和其它微量元素粒子数十种。上述某些化学物质对陶瓷器的釉面、胎体也会产生化学腐蚀作用,从而产生类似出土器的某些微观痕迹。但是,因地面较为干燥,胎釉与空气中所含水分及污染物的化学反应,远不如地下或水下状态的陶瓷器反应强烈,所以呈现出的微观痕迹的特征一般都比较轻微。大家都十分清楚,除了氢氟酸能够对陶瓷器物的釉起到直接的、剧烈的腐蚀作用外,一般的浓酸(如:硫酸、盐酸、硝酸等)并不会直接与釉发生反应,只有在水的作用下(也就是在稀释状态下),方可对陶瓷器物的釉起到腐蚀作用。

  总之,无论古陶瓷器处在什么环境下,都必然要与周围环境中的水、酸、碱、盐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或轻或重、或多或少被腐蚀的微观痕迹。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人力不可为的痕迹找出来,这就是我们的鉴定“物证”!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