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瓷器 >> 瓷器陶艺 >> 走进四川的会理窑(组图)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瓷器 >> 瓷器陶艺 >> 走进四川的会理窑(组图)

走进四川的会理窑(组图)

作者:佚名      瓷器陶艺编辑:admin     
图1 图1 图2 图2 图3 图3

  四川 李卫民

  在四川博物馆陈列的四川陶瓷分布图上,可以看到在遥远的川南,有一个孤零零的会理窑。会理陶瓷虽一直位列四川四大名窑(其余三个是邛崃窑、彭州窑、广元窑)之一,但关于会理窑的实物及资料一直非常少,川内许多藏家也对其不甚了了。作为会理籍的收藏爱好者,我经过实地考察、实物收集、资料整理,得到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如此偏僻的西南小县会理窑,竟有如此丰富多彩的陶瓷产品。

  一、会理窑产品介绍

  会理窑分两大系列:早期石厂窑和晚期鹿厂窑。

  1.石厂窑

  石厂窑在会理城东约三公里,现属老街乡。石厂窑产品分两大类型:青瓷和青花。

  (1)青瓷

  石厂窑青瓷胎土有白、灰白、灰黄等,均使用一种本地叫“观音土”的瓷土,只是陶洗的精细程度不同而已。石厂瓷釉色有青黄、青灰、青绿数种,另有少量黑瓷。器型以碗为大宗,另有各型折腰盘、高足杯、茶臼等。青瓷釉色又有两种,一种颜色偏绿,呈玻璃光泽,与中原青瓷相比毫不逊色,另一种颜色偏灰,亚光(图1、2、3)。青瓷以素面为主,但部分碗底有印花装饰。石厂窑使用龙窑烧制,慢轮手工拉坯,碗盘之间使用泥丸支烧,青瓷、黑瓷同窑烧制。

  (2)青花瓷

图4图4 图5图5

  在石厂窑中晚期,在青瓷基础上产生了青釉青花。其青花也有两种。一种青花偏黑,底釉偏黄,使用的是一种本地叫“土子”的青花料,这是会理青花中的大宗,装饰以花卉纹为主,另有大量吉祥文字装饰,(图4、5)。少数青花发色较艳,胎质细腻,底釉偏青,画工也较精细(图6)。

图6图6

  石厂窑瓷器与同期川内各窑迥然不同。工艺上,内地窑口使用匣钵或支钉,石厂窑为泥丸支撑裸烧。器型上宽沿折腰盘、竹节杯等器型内地窑口也不多见。釉色上仿龙泉风格的青瓷与川内其他窑口青瓷有很大区别,而青花瓷烧造更是同期川内所独有。

  2.鹿厂窑

  鹿厂镇在城南15公里处,现仍在生产日用瓷。早期鹿厂窑以点彩为主,其点彩使用土子,铁褐釉、铜绿釉三色,以铜绿为主。装饰以大写意、不规则的随意点辍为多(图7)。中晚期鹿厂窑以绿釉为主,也生产少量白瓷。绿釉以鹿厂本地盛产的高品位孔雀石铜矿为釉料,采用氧化焰高温烧成。鼎盛时期的鹿厂窑器型多样,除主产碗、盘、碟、缽等日用器外,还有供器香炉、烛台、佛像,立器花瓶、玉壶春瓶,瓷塑狮、象等(图8、9)。工艺上仍使用龙窑烧制,碗、盘采用涩圈叠烧工艺,不再用支钉。白瓷是以草木灰为主的乳浊釉,白度不高(图10)。

  鹿厂瓷主要使用鹿厂本土粘土原料,故有部分专家认为鹿厂瓷为釉陶。

  二、会理窑断代研究。

  1.会理窑瓷器始于元

  关于会理窑起始一直众说纷纭,最早有说始于唐,最晚有说始于明。根据笔者研究,会理窑始于元较有根据。

  从实物看,石厂窑茶臼和茶盏应早于明,因为明以后就使用散茶冲泡方法了。青瓷折腰盘、竹节高足杯具有典型的元代风格,其青瓷的釉色与元代中原龙泉窑系相近,其碗心的印花装饰也与龙泉窑接近,特别是碗心的“福”字是标准的元代写法。

  从会理的历史看,元以前会理先后归属于南诏及大理国,而石厂窑产品没有南诏或大理的风格或乌蛮、白蛮风格,却具有浓厚的中原风格。

  据史料记载,会理汉代建县称会无,唐移邛都于此,天宝末没于南诏,立会川都督府,又号清宁郡,至大理段氏仍为会川府。元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内附,十四年立会川路。明设会川卫,隶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从此归属四川。从元开始,为加强统治,在西南地区,除军事、行政建制外,实行“屯田”。《 元史、兵志三,屯田》记载:“世祖至元十六年拨爨僰军一百八十户立军屯。是年,又立会川路民屯”。元朝军队中一部分士兵及工匠在西南地区定居下来。会理地区回归中央政权以及屯田制,为会理地区产生中原风格的青瓷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持。石厂古名“苗子弯”,紧邻村落叫“毛溪屯”,从地名上也佐证了这一点。

  至于青釉青花,应是元末明初的产品。《明史》记载:“元置会川路……。。初,月鲁贴木尔反,土知府王春陷会川,毁民居府治,至是遂堕其城。寻改为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实行更大规模屯田。会理县志记载,明朝军队有八大指挥即胡、杨、戴、车、崔、邓、刘,带领军队落籍于会理住屯开垦,遂成会理汉族中的八大姓。大约在元末开始,石厂窑开始使用青花装饰,其风格仍是与中原相近,如较精细的缠枝花,草书福字等。

  另外,现会理城始建于洪武二十九年,前些年旧城改造,出土了大量瓷片,却无一片纯粹青瓷,而在元代老城城址北山、老街一带却出土了许多青瓷和青釉青花瓷片。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石厂窑早于明洪武二十九年,极可能在元末就已生产。

  2.鹿厂窑始于清早期。

  会理窑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鹿厂窑与石厂窑之间有明显的断代。鹿厂窑从风格到器型,釉色、工艺与石厂窑毫无继承关系,截然是另一类产品。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从史书上可以找到答案的一种可能。明朝末年,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清军在西充与张献忠决战,张献忠受伤病死。大西军在孙可望、李定国率领下,在云、贵一带继续抗击清军。《会理概况、大事记》说:“康熙初,云南吴番叛,遣将孙可望入蜀,陷会川。”此时四川战乱不息,从农民军到三番之乱,整个攀西地区为大西军出没之所。直至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清王朝的统治才在这一带确立。

  可以想象,前后30多年战乱使会理石厂窑遭到毁灭性打击,窑厂停烧、窑工失散、工艺失传。至战乱平息,清政府重设建治,将会川卫降为会理州,隶属于宁远府(原建昌卫,今西昌)。随着战乱平息,人口聚居,又产生了对陶瓷的需求。原有窑口已经断烧或技艺失传,于是在新的地方,新的一批人创烧了新的陶瓷品种——鹿厂窑。

  早期的鹿厂窑均是点彩,且都是实用器,可以看出其需求主要是生活日用品。绿釉是鹿厂瓷的核心色。鹿厂盛产高品位铜矿——孔雀石,这是铜绿釉的原料。一开始绿釉只是点彩中的一色,由于原料来源容易,随着工艺成熟,绿釉斑越来越大,最后成了完全的一色绿釉,品种也由单一实用器向供器、陈设器发展。据行家称,会理鹿厂窑绿釉及其工艺,与邛崃窑有借鉴关系,这与会理早已归属四川有关。

  民国二年会理改州为县,鹿厂窑继续烧制绿釉,其产品已远销邻近各县及云南等地。民国末年,鹿厂窑开始烧造洋蓝青花等品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43年至1950年由国民党西昌行辕在会理主办的“华宁瓷厂”创烧粉彩瓷器(此华宁窑不是云南玉溪那个华宁窑,这是川滇收藏爱好者要注意的),由景德镇内迁技工操作,胎质细腻,画工精美(图11、12),曾在1945年生产过一批抗战纪念瓷分送高级官员,这批瓷器很有收藏价值。

  总之,会理窑与川内各窑差异很大,元、明青花,明、清绿釉和民国粉彩都很有特色。

  作者:攀枝花市委党校副教授,收藏协会副会长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