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藏家:
没有仿品 全是臆造品
本地藏家:
没有仿品 全是臆造品
本报讯(记者张辉)昨日,就博文《少年Ma的奇幻历史漂流之旅》引起的热议,本地藏家孙先生认为,冀宝斋博物馆里没有仿品,全是臆造品。
他介绍,在中国陶瓷史上,历代都有仿品出现,一些古代的仿品流传至今具有了收藏价值。仿品的重点在于仿,至少你得比着真品去做。仿品同原作、真品相近,也是一种艺术品。它从用材、形体、工艺、风格上,要与真品保持一致,因此,好的仿制品同样存在较高的经济和收藏价值。
从博文中的图片来看,冀宝斋博物馆的藏品,基本上没有在中国陶瓷史上出现过。比如有黄帝纪年的瓷器,五彩的“鬼谷子下山”,都是把陶瓷元素胡乱拼凑而成,没有仿的成分,所以连低仿品都不是。
而真正的高等仿品,除了有观赏学习的价值以外,还有可能成为另一个收藏和投资的门类,其升值潜力也是极为可观的。
马未都[微博]眼里的“冀宝斋博物馆”:
能颠覆中国陶瓷史
据媒体报道,马伯庸并不是第一位质疑冀宝斋博物馆的人,近年来关于该博物馆展品真伪一直存在争议。
2012年8月,收藏专家马未都还专门写过博文“吐槽”过这个博物馆:“藏品应有尽有,当年震惊中国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的‘长信宫灯’,馆长不仅有一个比国宝大的,还配成了一对,一男一女,让宫女一人持灯太孤单。”
“国家博物馆[微博]的汉陶说唱俑,他那里是银的;宋代五大名窑他有四个展柜;直径1.7米釉里红元代大盘,能颠覆中国陶瓷史;你要质疑东西真假,村支书立马吐槽,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你没见过的东西多了!”
链接>>>
“冀宝斋博物馆”
冀宝斋博物馆建于2007年11月,2010年7月开馆,由冀州市二铺村投资5400万元兴建,是衡水市“十馆一中心一剧院”重点项目之一。该馆先后被确定为河北省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衡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成为河北第三批“省级科普基地”。
该馆占地60亩,馆藏近4万件,“时间跨度由远古至明清,是衡水市乃至全省最大规模的民间博物馆”。
清华大学瓷器系博士生导师梁任生、内画大师王习三、陶瓷工艺大师鲍志强、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王庆新等许多专家、学者曾亲临“冀宝斋”鉴赏考查,纷纷题词嘉勉。国家鉴定委员会委员孙学海对“冀宝斋”送去鉴定的26件藏品中,一次就认定其中22件为真品,并亲自开具了鉴定证书。
博物馆馆主、在二铺村当了50多年村支书的王宗泉曾对媒体说,藏品“没花多少钱就收来了,如果真去拍卖会上买,我也买不起”。
冀宝斋藏品的真伪问题,向来争议不断。有业内人士评价冀宝斋“就是个低仿假货集中营”,而王宗泉面对质疑经常用的反驳就是,“专家没见过的东西就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