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县一名村民在建房取土时,意外发现了一座西汉时期的古墓葬。经过文物部门的保护清理,包括一个古人用以放置化妆品的三足陶奁[lián]在内的16件精美文物重见天日。目前,考古人员正在对墓葬主人的身份及墓葬规格、价值等进行研判。
建房取土时挖出古墓
7月5日,凤翔县彪角镇李家堡村村民李明科在自家宅基地建房,当日17时许,李明科用挖掘机在宅院后面约5米高的断崖上取土时,挖掘机的铲斗碰到砖块,紧接着在断崖上暴露出一个直径约80厘米的椭圆形洞口,他随即停止施工。村上的文保员得知此事后,立即对现场进行保护,告知周围村民不要擅自进入墓室,并及时上报文物部门。
据凤翔县博物馆副馆长曹建宁介绍,该古墓葬地处雍水河北岸二级台地上。当晚,县文物旅游局、博物馆及文物执法大队相继赶到现场,对该墓葬进行清理。经现场勘察,工作人员发现该墓为拱顶式砖室墓,长3.7米,宽和高均为1.8米,东西走向,西墓道。整体墓室用长约35厘米、厚约0.5厘米的楔形青砖砌集而成。墓内无耳室,在地面中间位置发现边长约60厘米的正方形腰坑,青砖封门。随后,考古人员发掘出部分古钱币和陶器碎片,而棺椁和人骨已经腐化成灰。
出土精美文物16件
截至目前,考古人员在该墓葬里共清理出土15件陶器和14枚古钱币,其中釉陶鼎2件、陶奁1件、陶仓2件、陶壶1件、陶灶1件、釉陶豆1件、釉陶罐3件、灰陶罐4件,同时出土五铢钱及“小五铢”铜币14枚,共计16件。器物之多,超过了一般群众墓的陪葬品数量。目前,出土文物已保存在凤翔县博物馆。
曹建宁馆长告诉记者,这批文物大多保存完好,特别是几件釉陶器,纹饰精美、颜色鲜艳,极富装饰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出土的陶奁色彩亮丽、做工精细,实属少有。此三足陶奁高19厘米、口径18.5厘米,是古代用来放置化妆品的器物,盖上有三只旋钮,饰有瓦棱纹,器身上下都有两道阴旋纹,阴旋纹中间饰有回纹,器身中间拟为彩绘云纹,足为兽首蹄形。根据该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推断,考古人员初步判断其为西汉时期的墓葬,墓主人可能是一名生活富裕的地主。
护宝村民获得现金奖励
据了解,凤翔自汉代以来就是通往西北的交通枢纽和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关中西部重要的商埠重镇。近年来,类似的汉代墓葬时有发现,出土的文物精品频现。此次发现的墓葬,对于研究凤翔在西汉时期的社会制度和人类生产生活及社会风俗等都有重要价值。
凤翔县政府在古墓出土现场对此次文物保护有功的群众进行了奖励,奖给村民李明科2000元、两位群众文保员各500元。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凤翔县群众保护文物案例已有13起,群众交献文物200余件,政府奖励金额超过20万元。
文/图 记者王晓光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