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瓷器 >> 瓷器陶艺 >> 马未都:外销瓷没想象中贵320元可买一件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瓷器 >> 瓷器陶艺 >> 马未都:外销瓷没想象中贵320元可买一件

马未都:外销瓷没想象中贵320元可买一件

作者:佚名      瓷器陶艺编辑:admin     
清康熙(图一)青花开光人物花卉纹盘 清康熙(图一)青花开光人物花卉纹盘 清乾隆(图二)粉彩西洋人物盘 清乾隆(图二)粉彩西洋人物盘 粉彩英国皮匠图马克杯。 粉彩英国皮匠图马克杯。

  马未都

  祖籍山东荣成,生于北京。著名收藏家、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

  中国的制瓷史非常悠久,其中外销瓷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英文当中,中国是“China”,这个词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瓷器。这说明中国的瓷器跟丝绸一样,在西方都是久负盛名的。瓷器和再早一点的陶器发展速度比较快,所以中国人很早就使用瓷器了。西方各国却不同,他们真正意义上的瓷器都是中国输出的。后来外销瓷数量越来越大,主要跟海上运输有关。中国的瓷器通过海运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就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瓷”,西方人认为是他们花钱买来的或通过贸易手段获得的,所以在西方的教科书或描述中中国瓷都叫“贸易瓷”。

  向西方输出的外销瓷,很多是通过海运。船在大海上常常会遇到风浪,搞不好会沉船。历史上究竟沉了多少船,今天无从知道,但是保守估计也有几千艘。今天能勘察到的是近海的,水深只有30米。今天能勘察到的最早的是一艘唐代沉船,也就是说至少从唐代起,我们就开始整船整船地向外输送瓷器了。

  外销瓷毕竟是销往国外的,往往会投其所好,呈现不一样的风情。以下是两件很典型的清代外销瓷,看看有什么样的魅力和特色。

  第一件是青花开光人物花卉纹盘(图一),是清代康熙年间的。它的图案还比较中国化,反映的是中国官员的普通生活,画着小童在扫地,官员在旁边站着。西方人在300多年前很羡慕我们的生活状态,当时外销瓷上就有像“西方人的面孔结合中国人的生活”这样的画面。西方人觉得当时中国很多官员的生活像田园一样,他们非常向往。这跟我们改革开放初期很向往西方的生活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当时外销瓷传达的文化信息。

  第二件粉彩西洋人物盘(图二)是乾隆早期的,图案非常西洋化。这反映了外销瓷的演变过程,适应了西方市场的需要,从内容到形式都是西方的特点。粉彩盘子颜色艳丽,这种彩当时也叫“洋彩”。洋彩到了清末,就改名为“粉彩”。今天说中国的粉彩瓷器,实际上最早是受西方洋彩的影响。这个图案画的是西方的四位神,分别代表风、雷、电、雨四种自然现象,是用人物来替代的。这个图稿不是中国人发明的,而是西方人带来的,有点像改革开放初期的“来料加工”。

  鉴赏学堂

  1

  嘉靖与万历之间还有一位皇帝,他是谁?

  马未都评:明代后期,外销瓷的数量开始急剧上升,一般称这个时期为“嘉万时期”,就是从1522年到1620年,大约100年的时间。有时也叫“嘉隆万时期”,“隆”是指隆庆。隆庆皇帝在位时间比较短,明代两个在位时间长的皇帝都出现在晚期,最长的是万历,在位48年,其次是嘉靖,在位45年。两人在位共93年,中间一个隆庆皇帝仅在位6年。由于嘉靖后期不理朝事,一心炼丹,最后死于汞中毒。他的第三个儿子朱载垕(即隆庆皇帝)16岁就独立出宫,看到了百姓很多疾苦。如果他是在宫内长大的,可能没有这样的作为。由于隆庆是在宫外长大的,尤其成年以后,他观察事物相对都比较认真。他登基的时候30岁,由于深知百姓的疾苦,他做了一件非常大的事,就是开放海禁,史称“隆庆开关”。那年是1567年,在他开关十几年以后,西方就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隆庆开关对中国海上贸易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是隆庆皇帝在位时间比较短,加之他又是明代皇帝里最恪尽职守、生活最为简朴的,所以花边新闻少,大家就关注得就比较少。

  2

  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马克杯?

  马未都评:马克杯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杯型,几乎每家都有这种杯子。我们古人的杯子是没有把儿的。李白说“举杯邀明月”,如果李白拿的是这么个大马克杯,看着就像街边的人喝啤酒,不雅。中国的杯子都是小杯,中国人是不讲究杯带把儿的。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杯,比如“压手杯”。有人开玩笑说出个对联,上联叫“鸡头壶”,下联就是“压(鸭)手杯”。全世界已知的压手杯,能够真实无疑的只有三个,非常少见。压手杯大约正合虎口,分量非常重,壁也很厚,所以叫压手杯。我们一般做的小杯子都很薄,拿起来很轻。杯子带把儿的概念是西方人传给我们的。马克杯是清中期也就是18世纪时,中国人为西方人做的。中国人没见过,能做得很少:上面是西洋的边饰——花卉的图形,中间的是英文,是外国人的审美,唯独把儿上做了中国文化符号的加工,就是做成竹节形,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防滑。我们看到这个杯子就知道,当时中国跟西方的贸易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我们生产出来的商品要适应西方的市场。尤其是到了清代晚期和民国乃至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生活的节奏加快,这种杯子越来越多。我记得改革开放以前,工厂里的老师傅去打饭,就是拿一个大茶缸,饭在里头,菜也在里头,吃完了以后接点开水往里一浇,就是“一饭一菜一汤”,全在这杯子里头了。为什么叫“缸”呢,就是因为容量大。

  3

  中国在康乾盛世的一百年间输入欧洲的瓷器,保守估计的数量有多少?

  马未都评:“先举一个例子,前些年在阿姆斯特丹拍卖了一艘沉船打捞的瓷器,船是越南政府打捞的,船上有75000件贸易瓷,塞满了4个博物馆。清代尤其是康雍乾三朝,究竟贸易瓷有多大数量,当时国家是没有统计的。但是经过各种测算,数量很大,现在最保守的估计是6000万件以上,甚至可能上亿,这个数量在今天看来都非常惊人。所以今天我们到欧洲去,到处都能看到还有人在家里使用这样的瓷器。我20多年前去欧洲的时候,发现那里几乎所有的古董店里都在卖这样的物品,而且非常便宜,便宜得你不敢想象。

  在欧洲人的家里,直到现在招待客人还是使用几代人传下来的瓷器。我上欧洲有些人的家里,墙上挂着中国18世纪的瓷器,非常精美,超出我们的想象和审美。现在这些瓷器卖得很贵,因为大量的中国人有机会出国了。今天如果去欧洲,有时候飞机上都看不见几个外国人,全是操着乡音的中国人。中国人除了买奢侈品以外,也开始对古董感兴趣。西方的古董店里,现在一推门全是咱的熟脸。中国人喜欢自己的文物,尽管外销瓷是为外国人制作的,也有人大量买进来,因为它们记录了我们曾经的文化。但当年运出去的外销瓷质量不一,越南打捞的那艘船上的东西质量就一般,都是小碟子、小碗,平均下来很便宜,大家听着都可以接受,平均40欧元一件。320元一件,大家都觉得很便宜,很想买上一套回家吃饭。我在香港的博览会上看到有欧洲人卖这种小盘子,就卖1000港元一件,非常好。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贵,因为当时的量太大了。

  (据《醉文明》叁)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