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的石湾制陶有着千余年历史,尤其是陶塑人物最具特色。作为一名生长于南国陶都的陶艺家,虽然创作过不少获奖陶瓷作品,但因一张子弟兵的救灾新闻图片而引发的创作,至今让我难以忘怀。这尊名为《重生——雅安》的陶塑人物作品,近日赴京参展后获得中国第三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金奖。
今年4月20日8时02分,我国四川省雅安市发生一场7级大地震。翌日上午,习惯每日读报的我,收到当天的广州日报,就被头版一幅新华社记者拍摄的新闻图片所吸引,其画面极具冲击力:一名刚被子弟兵从地震废墟救出的昏迷不醒的年轻女子,迅速被几名战士搀扶上一名士兵的脊背送去就医。
后来几天,我始终关注雅安抗震救灾报道,并从内心发出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子弟兵的赞叹。再端详报纸上的这幅照片,一股创作激情涌上心头:我要用我的雕塑刀把它定格,成为永恒!由此,作品《雅安——重生》的主题创作构思就这样产生了。
艺术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新闻图片虽是个很好的参照,但画面里的场景人物繁复,不可生搬硬套,一切要符合陶瓷艺术造型的要求,要有取舍和提炼。作品里共有5个人物造型,中心点是被救的受伤女子,另4个是士兵,他们姿势各异,有背的,有扶的,有指挥的,也有拿挖掘工具的,所有一切都围绕被救者而展开。因为作品是人物塑造,人物表情必须贴切救灾那个特殊场景,并通过士兵和被救者肢体语言的准确表达,将人民子弟兵那种团结一心、争分夺秒救人于危难的感人场面呈现出来。
本着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准则,我为整个雕塑设计了起稳定性作用的基座,它似山石造型,隐喻雅安山重水复的地貌,同时也体现了子弟兵不畏艰难险阻、长途跋涉抢救伤者的意境。人物脚下则是残垣败瓦,说明震后惨烈程度。同时,作品通过泥釉火的演绎,以刚柔相济的纪实性表现手法,彰显出作品“天地无情人有情”的主旨。
(作者为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
■邓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