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瓷器 >> 瓷器陶艺 >> 国内藏家审美偏差致宋瓷备受冷落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瓷器 >> 瓷器陶艺 >> 国内藏家审美偏差致宋瓷备受冷落

国内藏家审美偏差致宋瓷备受冷落

作者:佚名      瓷器陶艺编辑:admin     
南宋 龙泉窑 青瓷凤耳瓶 南宋 龙泉窑 青瓷凤耳瓶

  文、图/记者江粤军

  香港苏富比春拍,有两件瓷器备受瞩目:一是玫茵堂珍藏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124亿港元成交;一是克拉克旧藏北宋定窑划花八瓣花式大碗,以1.4684亿港元成交。将鸡缸杯收入囊中的是中国藏家,而定窑碗则花落日本藏家之手。由于宋代五大名瓷,特别是其中的定瓷钧瓷,不大受国内藏家青睐,因此有论者尖锐指出:中国的“土豪”们还是离不开明清特有的凡俗华丽美学,艺术修养仍处于较低水平。果真如此吗?且看业界专家的深入辨析。

  瓷器研究专家、中拍协艺委会常务副主任 

  刘幼铮——

  藏家审美偏差致宋瓷备受冷落

  宋瓷是中国瓷器的巅峰之作,具有最高的审美价值,这是不争的事实。今天中国的收藏主体更偏好明清官窑瓷器,我想这跟中国传统至高无上的皇权思想不无关系。文化结构的问题,导致我们的美学思想出现了一些偏差。

  一直以来,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但凡皇帝用过的东西,就是好东西。当然,在封建王朝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确实占有着最高端的文化艺术资源。然而,审美并不是以皇权为唯一衡量标准的。宋瓷确实有很多是用柴窑来烧制的,由于温控等原因,瓷器在规整程度上要差一些,胎也会厚一些,胎质也没有后来的瓷器那么纯净,看起来会有点发灰,但宋瓷所体现出来的那种简约、高雅的美,是后代瓷器所不及的。譬如我自己非常喜欢的一个邛崃窑的宋代小碗,胎、釉很粗糙,小碗的腹部弧线不丰满,圈足又很小,搁在那里,让人产生一种我见犹怜的感觉,这就是宋瓷独特鲜明的特点。

  在西方,尽管德化瓷从来没开过官窑,认可度却非常高,这说明西方人看待文物艺术品,是以审美为基点的。日本人收藏宋瓷,历来也很有渊源。这次的克拉克定窑大碗被日本人买走,也让我想起了去年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世界上最有分量的东方艺术品经销商埃斯肯纳茨,以1385万美元的价格拿下另一件宋代定瓷小碗。这两个交易,我以为具有风向标的意义,预示着宋瓷可能会成为接下来的热点,应该引起国人的关注,重启对宋瓷的认识。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吧,宋瓷和明清官窑瓷器的差别,就有如交响乐与流行音乐的不同,几百年过去,交响乐的知音仍然源源不断,而流行音乐会掀起一阵旋风,却很难说能坚持多久。我想,当人们的审美水平普遍提高了,会更欣赏简约的、高雅的东西,而宋瓷一直就在那里。

  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艺术市场研究专家 龚继遂——

  瓷器鉴赏应“由奢入俭”

  在华人地区,从历代以来推崇宋瓷,到今天推崇明清官窑瓷器,可以看出传统的贵族收藏、文人收藏向经济富裕的商人收藏的转移,体现的是一个暴富阶层的美学品位。

  宋瓷含蓄、内敛,而青花尤其是清代的粉彩、珐琅彩,其高贵的出身、明确的传承,使人们对它的工艺、华贵有一目了然的认识,更符合当下中国商业社会对一件作品价格乃至价值的即刻理解。这好比一个炫耀性消费的名牌,不需要长期深厚的文化积累,其精湛的工艺、缤纷多彩的颜色轻易就征服了很多人。

  西方艺术市场发展得早,藏家的文化积淀比我们更丰厚一些,所以,欧美藏家更关注以宋瓷为代表的经典瓷器。事实上,他们也经历过一个“由奢入俭”的审美过程。18世纪的洛可可风格,非常繁缛;到了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西方的艺术才从洛可可风回归到作品的含蓄内敛和抒情性上;一路下来,形式自律发展到极致,就出现了极简主义,完成了西方艺术品位的辩证回归和发展。而中国目前的暴富阶层,正处在一个用皇室的传承、复杂的工艺、华贵的材质去炫耀财富的阶段。我想,随着中国财富阶层的成长和审美经验的发展,会走向一个低调的奢华,对经典作品、古典作品有更多的认同。

  除了审美上的特点外,还有两大原因也造成了宋瓷在价格上与明清官窑瓷器之间的差异:

  首先,定瓷、钧瓷虽然有贡御品,但也有大量的民间烧造品。这些年来不断的发掘、盗掘、走私,导致有不少出土器流布到社会上,影响了价格的稳定性 ;

  其次,由于国外宋瓷赝品、高仿品盛行,使得宋瓷只有那些早年流入市场、传承有序的作品才有机会上拍。其价格、价值也就取决于两部分:一是作品的经典性、质量和保存的完整程度;二是作品的出处、展览历史和流传故事,历代经典藏家对其的喜爱和咏叹。因此,在拍场上看到的宋瓷,基本上都是很早就流转境外,经过世家旧族多年收藏的东西,而不是新出土的器物。一件没有传承、没有出处的旷世精品,连上拍的机会都难以获得。

  而明清官窑瓷器,特别是康雍乾的精品、名品,数量有限,而且很多都进了博物馆,因此一旦有藏家愿意换手,必然引发人们的极大兴趣。譬如鸡缸杯,据说有18件,而仅有4件在私人藏家手里,既有稀缺性又有博物馆藏品可对照,使得藏家对其价值很有信心,并形成一定的攀比心,因此更容易产生高价。

  收藏家 马德光——

  明清瓷器易辨识 藏家偏爱是必然

  宋瓷距离现在年代久远,鉴定、欣赏需要很高的专业水平,因此很多人不敢去碰;明清官窑瓷器的特点好掌握,也容易辨真伪,所以一直是瓷器市场热捧的焦点,特别是康雍乾的瓷器,雅俗共赏,受众群大,像粉彩、洋彩是宋元明所没有的,价位比宋瓷高,也有其必然性。

  就明代官窑瓷器而言,也是到了这次的成化鸡缸杯,才打破了世界纪录。在我看来,尽管鸡缸杯拍出了两亿多港元,价位仍然是比较低的。早在十几年前,成化鸡缸杯就已经拍出了2900多万港元,换算为人民币,要3500多万元。大家可以想想,上世纪90年代,内地有多少人能拿得出几千万元人民币?如果当时将这么一大笔钱投到房地产或其他产业上,现在可能已经滚到十几亿元、二十几亿元了。所以从投资的角度讲,明成化鸡缸杯升值得太慢了。事实上,明代永乐、宣德,或者说整个明代的官窑瓷器,在我看来,仍然处于市场的低位。

  而克拉克定窑大碗在目前这种市场环境下,价格倒是比较适中。我想,通过这只大碗的高价成交,未来也会带动宋瓷板块在市场上表现得越来越好。

  其实,宋瓷的假货赝品并不太多,清末民国年间仿得多点,但我以为,无论是包浆还是造型,一看就能看出来。鉴定法不过就是比对法,有了真品就能辨认伪作。宋瓷的市场表现一直没有明清官窑瓷器那么好,关键还在于认知度不高,人们心里有些发怵。不过,若单论这次,克拉克旧藏北宋定窑划花八瓣花式大碗虽然最后是被日本人买走了,但买走下一口的是一位香港藏家,所以,不能说中国藏家就完全不懂、不爱宋瓷。

  收藏家 梁晓新——

  明清官窑瓷器在整体上超越了宋瓷

  成化斗彩鸡缸杯可以称之为明清官窑瓷器中的王者,拍出历史纪录毫不出奇;而克拉克定窑碗虽然也是名品杰作,但综合而言并非宋瓷中顶级的作品,因为还有更高级别的汝窑瓷。可以说,宋瓷与明清瓷属于两种不同门类、不同艺术品位的古玩,各有千秋。不过,从整体市场的表现来看,的确,华人收藏家对明清官窑瓷器的认知度更高,而日本与欧美藏家则更倾向于宋瓷,体现了不同地区买家群体的口味。

  当然,我认为所有的市场行情,一旦出现,都是合情合理的,因为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价格走势,与外围的经济大气候和社会文化趋势息息相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欧美人士主宰市场,所以唐三彩、青铜器卖得特别贵;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艺术品市场是日本人的天下,宋瓷与元青花就屡创高价;到了2000年以后,华人,尤其是中国内地的买家涌入拍卖会,明清宫廷艺术品开始暴涨,这种情况说明了所谓的市场行情,本身就是一个经济发展规律与文化时尚流行的影子。对于中国内地的拍卖市场及买家来讲,无论是市场规模、市场机制、专业程度、买卖心态等,都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发展成熟,没有形成体系,所以比较容易受到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投机炒作、暗箱操作、弄虚作假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一个正努力走向国际化轨道的产业来说,这是一个必然要经过的阶段。

  古代陶瓷其实是一种集大成者的艺术结晶,包含了政治、社会、经济、科技、人文等众多元素,是一个时代的文化艺术特色的总体体现,宋代瓷器代表中国最传统的美学高峰,并将陶瓷艺术升华到了一种哲学的境界;而明清瓷器则是在窑烧技法和装饰手法上推陈出新,也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所以我们在评论、收藏、鉴赏宋瓷和明清瓷时应该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

  就技术水平而言,明清官窑瓷器在整体上的确超越了宋瓷,并研发出很多空前绝后的新技法、新材料。我个人就比较偏爱明清官窑瓷器中的单色釉瓷,这些单色釉瓷器秉承了宋瓷的美学标准和品位,又充分结合当朝研发的新技术,形成了一种独有的艺术魅力。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