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2.8亿元成交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了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明清瓷也再一次成为热议的话题。而与明清瓷器相对的宋元以前的高古瓷,便成了被冷落的对象。
一直以来,很多藏家由于“看不懂”、“买不起”等原因,一直对高古瓷敬而远之。10年前,藏界就有人大呼“高古瓷要大涨”,而10年后,除了少数名窑精品价格迅速攀升外,大多数高古瓷的行情依旧不咸不淡。
“还不如民国瓷器涨得好。”本地瓷器藏家周本生认为,相比高古瓷的文物价值,其经济价值仍处于低估阶段。陶瓷鉴定专家李晓旭也认为,高古瓷的收藏性价比很高,预计三四年后,可能会出现爆发式上涨行情。
高古瓷定义尚存争议
何为高古瓷?专家们对此定义一直存有分歧。有一种看法认为,瓷器在我国东汉时期就已经具备烧制条件了,所以高古瓷器应定义为包括东汉在内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唐宋元各朝代所制作烧成的各种瓷器。
而另一种看法则认为,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还未真正达到科学意义上的瓷器标准,处于半瓷半陶的性质。到隋代才有了真正瓷器出现,所以高古瓷不应包括东汉、魏、晋、南北朝在内,而是指隋唐五代唐宋时期烧制的瓷器。
另外还有一种顺应市场需要而生发的内涵更少的观点,认为高古瓷就是宋元瓷器,因为近两年宋元瓷器频繁亮相在艺术品拍卖会上,相对于明清瓷器而言,元宋唐瓷器时代早,高于明清之上,且存世稀少,所以称之为高古瓷。
不管哪种观点,现在大家一致认同的是,高古瓷至少是明清以前各朝代烧制的瓷器,并以此术语统称之,从而与明清瓷器在各个方面区别开来。
高古瓷量少价值高
周本生介绍,上个世纪90年代,高古瓷的市场行情一直上不去,即便是名窑精品价格也很不理想,如当时一件南宋龙泉窑粉青菊瓣碗价格才200余元,这主要因为藏家当时只认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的瓷品,其他窑的瓷器还未形成市场。
虽然五大名窑的瓷品价值高,但存市量极小。由于五大名窑的瓷器较少,于是醒悟的藏家们2000年以后才把眼光逐渐投向越窑、长沙窑、龙泉窑、建窑、湖田窑、吉州窑、耀州窑、磁州窑、洪州窑等窑口。“但事实证明,这些窑口的东西在市场上也不多,所以2008年后这些窑口的精品价格有较大突破。”周本生认为,价格的突破恰恰反映了它的收藏价值。
国内外市场冷热不均
高古瓷除了五大名窑外,其余大部分瓷器工艺水平与明清瓷器相比有很大差距,因此在国内外拍卖场上,高古瓷的价格相差甚远。
2001年以来,高古瓷行情年年看涨,由于升值空间巨大,受到不少藏家热捧。2003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拍卖一只南宋龙泉窑粉青鬲式炉,成交价近340万元;而国内一只类似的鬲式炉价格在两万元到四万元之间,相差近150倍。另外,香港苏富比春拍上,2009年一件南宋青瓷粉青釉纸槌瓶以6752.75万港元落槌;2012年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2.0786亿港元成交。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现在。近两年国内可以用几万、几十万买到的高古瓷,在国际市场可以卖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很受海外藏家欢迎。”李晓旭介绍,这主要因为国内高古瓷现在还不能堂而皇之地进入拍卖市场,因为按照现行政策,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不允许拍卖,所以国内收藏家无法大量进入这个领域,价格也一直拉不起来。
高古瓷价值高过明清瓷
由于明清官窑瓷一直是收藏市场上的热点,价位迅速攀升,这把明代以前的高古瓷远远甩在了身后。对于这种现象,李晓旭认为,主要还是藏家水平的问题。国内的陶瓷拍卖还处于初级阶段,藏家规模不大,对瓷器的理解也不够深,很多人最喜欢追捧皇帝用过的东西,也就是明清官窑瓷,把这一块价位炒得很高。而高古瓷往往看起来不如明清瓷那么光鲜亮丽,比较含蓄内敛,素雅静穆,浮躁的现代人喜欢追求表面的漂亮,未必能欣赏它的美。
李晓旭认为,目前明清瓷价位已经很高,未来上涨空间不大;而高古瓷存世量稀少,品位高雅,现在处于价值洼地,潜力很大。随着人们对陶瓷的理解加深、认识提高,这一块市场早晚会起来的。他个人认为,唐宋官窑瓷应该比明清官窑瓷器贵10倍才算合理。
想收藏高古瓷先走市场
李晓旭表示,高古瓷收藏关键是要走市场。如果有机会认识社会上比较认可的收藏家、鉴定家,当然最好。而对于普通收藏者而言,可以多走市场。高古瓷的鉴定就是走遍古玩市场,大量对比,多听行家说的,然后摸出一些路来。但切记,不能够贪图高档,不要想着一开始就买一件官窑的东西。
有了走市场的经历,藏家的基础就比较牢固了,如能找到一个懂行的老师,那鉴赏的水平也会很快提高。有能力的藏家一定要自己去买,才能懂得道理,才知道是什么年代,最起码对那个年代的东西有个感性的认识,所学的知识才能牢固,自然也就不会轻易上当了。
与明清瓷相比,高古瓷的历史因为比较长,因此仿造比较难,因而鉴别高古瓷真假,相比明清瓷而言也就相对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