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14景德镇陶瓷博览会的拍卖会上,追捧大师、只认大师的现象改变了。去年大师作品少则千万的价格出现,现今“大师热”已渐渐消减。收藏人士认为,狠刹过度公款消费,公款订制高档瓷作为礼品的减少,让艺术瓷收藏市场价格日趋回归理性。
本报记者 李军
艺术瓷市场更趋理性
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会长李绍斌介绍,陶瓷的前身是陶器,是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和人类定居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考古发现所获得的资料证明,我国的陶器生产距今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陶器是原始先民主要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用具。本次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博览会共有20多个国家参加,中国的陶瓷更是精彩纷呈。
李会长说,从近几年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看,绝大多数都是“大师”作品夺得头把交椅。如,2013年拍卖会上,成交价最高的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戴荣华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的粉彩双面釉瓷板四条屏《四美图》,价格为1100万元。20日下午,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博览会举行拍卖会,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创作于上世纪40年代的粉彩瓷板《归去来兮》等组合粉彩瓷板,以380万元的价格成为“老大”。据悉,当天拍卖会共拍出艺术品158件,成拍率62 .45%。
对此,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李祥曾表示,景德镇陶瓷市场是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市场的风向标之一。其拍卖价格会引导市场收藏的趋势和走向。从拍卖会成交表现来看,老藏家更加关注精品,新藏家更加关注价位,市场更加趋于理性健康。
“大师热”日趋降温
李绍斌会长介绍,近年来艺术瓷收藏市场日渐遇冷,这与经济大环境有很大关系。一些大师的作品普遍标价几十万元,高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作为普通藏家很难有这么多闲钱,真正下手者更少,这样一来致使艺术品瓷器的投资日渐减弱。
“原来公款消费在艺术瓷市场中占比较大,近年来相对削弱,也间接地影响了艺术瓷收藏市场。”李会长说,就是说以前高档的艺术品瓷器大部分为单位公款订制,由于订单多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状况。如今,中央狠刹过度公款消费歪风,公款订单锐减。加之藏家从追捧大师热的潮流中慢慢醒悟过来,大师热降温,收藏回归理性。
中国文交所专家委员会委员王胜利认为,此事表示,藏家从原来只看大师名头,到如今更关注作品本身是否真的优秀,有价值,“大师热”降温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另外,随着越来越多艺术品投资机构、私人等介入当代艺术瓷市场,使得艺术瓷成为一种重要理财产品,将进一步提高艺术家的创作水准。这种理性的回归有助于陶瓷的进一步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