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近日,大型文物展览“丝绸之路”在京开展,这是目前有关丝绸之路的数量最多、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展览,汇集了中国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44家文博单位的490件文物珍品。在众多展出文物中,造型各异、面部表情生动活泼的各色陶俑萌翻了参观的观众。
展出女俑多为唐朝女性形象,曲眉丰肌,侬丽多态,多着胡装,是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胡汉融合的体现。唐朝宽容开放,妇女可以抛头露面到市街游玩,还可以参加打球、射猎等活动。这些女俑有的身着女装,妩媚婀娜;有的身着胡服或男装,英姿飒爽,展现了唐代女子开朗自信的精神风貌。
下面小编就为您盘点盘点那些或妩媚婀娜、或英姿飒爽的唐朝女俑,找找是否有您心中的那款女神。
三彩釉陶胡女俑三彩釉陶胡女俑
丝路文物,三彩釉陶胡女俑,唐,1960年陕西省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俑头梳双垂髻,修眉深目,高鼻丰颐,很可能是西域进贡来的侍女形象。
三彩釉陶女立俑三彩釉陶女立俑
丝路文物,三彩釉陶女立俑,唐,1995年陕西省富平县节愍太子墓出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女俑头发高拢,结成“翻刀髻”,为汉人形象,但下身着条状拖地的“波斯裙”,展现了异域文化对唐人的影响。
彩绘陶胡服女立俑彩绘陶胡服女立俑
丝路文物,彩绘陶胡服女立俑,唐,彩绘陶胡服女立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木身锦衣群侍女俑木身锦衣群侍女俑
丝路文物,木身锦衣群侍女俑,唐,1973年新疆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张雄夫妇墓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女俑身为木胎,双臂为纸捻,裙内衬纸。这类女俑是在长安制造,而后沿丝绸之路东段运至西州的。这件女俑描汉式妆,着胡风衣服,正是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胡汉融合的体现。
彩绘陶男装女立俑彩绘陶男装女立俑
丝路文物,彩绘陶男装女立俑,唐,陕西省西安市郭家滩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女俑绾髻包裹在黑色幞头之内。身穿圆领直裾曳地袍服。幞头、袍服、靴子为当代男子服装。唐代妇女穿男装是流行风尚,不仅穿着汉式男装,有时也着胡服男装。如此开放的审美和着装观念与唐代开放和交融的文化有着很大关系。
三彩釉陶女立俑三彩釉陶女立俑
丝路文物,三彩釉陶女立俑,唐,陕西省西安市西郊纺织厂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女俑为盛唐女性形象,曲眉丰肌,侬丽多态。身穿的无领尖口襦裙上的纹饰充分利用三彩点釉的自然流动效果,在白地上点染绿彩,长裙上为一朵朵排列有序的宝相花,点釉的设计繁简得宜,相映成趣。
丝路文物,三彩釉陶戴胡帽骑马女俑,唐,1972年陕西省礼泉县越王李贞墓出土,昭陵博物馆藏。
妇女骑马在唐代绘画、雕塑和文学中都有生动的表现,且常着胡服,如这件骑马女俑。该女俑所戴的胡帽在玄宗时最为流行,上面的装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多以皮毛制成。
彩绘陶戴帷帽骑马女俑彩绘陶戴帷帽骑马女俑
丝路文物,彩绘陶戴帷帽骑马女俑,唐,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彩绘陶戴帷帽骑马女俑 三彩釉陶胡服骑马女俑三彩釉陶胡服骑马女俑
丝路文物,三彩釉陶胡服骑马女俑,唐,1960年陕西省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唐代上层妇女着胡服骑马出游是一种社会风气。该女俑身着深绿色圆领窄袖长袍,下穿绿裤,腰束带,足蹬尖头软靴,秀美中又充满了潇洒英气,体现了大唐文化的开放与包容。
彩绘陶女立俑(4件)彩绘陶女立俑(4件)
丝路文物,彩绘陶女立俑,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1991年陕西省西安市东郊金乡县主墓出土,西安博物院藏。
唐朝宽容开放,妇女可以抛头露面到市街游玩,还可以参加打球、射猎等活动。这四件女立俑有的身着女装,妩媚婀娜;有的身着胡服或男装,英姿飒爽,展现了唐代贵族女子开朗自信,雍容华贵的精神风貌。她们可能是墓主的化身或与其身份相同的贵妇形象。
彩绘陶女立俑(四件)彩绘陶女立俑(四件)
丝路文物,彩绘陶女立俑,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1991年陕西省西安市东郊金乡县主墓出土,西安博物院藏。
这些女立俑为侍俑,是服侍主人生活起居的女婢。其中的胡女俑头梳“刀形”高髻,疑是唐诗中描绘的“胡姬”俑。
彩绘陶骑马出行女俑彩绘陶骑马出行女俑
丝路文物,彩绘陶骑马出行女俑,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1991年陕西省西安市东郊金乡县主墓出土,西安博物院藏。
彩绘陶骑马奏乐女俑彩绘陶骑马奏乐女俑
丝路文物,彩绘陶骑马奏乐女俑,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1991年陕西省西安市东郊金乡县主墓出土,西安博物院藏。
五个陶俑从左至右分别为骑马弹箜篌女俑,骑马弹琵琶女俑,骑马吹筚篥女俑,骑马敲钹女俑和骑马击腰鼓女俑。唐代社会爱好音乐之风甚盛,宫廷中设置有各种乐舞机构。展出的这5件骑马伎乐俑皆汉人,身着男装,骑在马上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