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莹
建筑学毕业,却投身瓷器行业,作为“国际瓷器研究院”成员。数十年来,积极推广瓷器的收藏并加入了法国艺术家联合会。2006年,他被选为法国艺术家联合会主席,联合会齐聚6000余名艺术家和艺术品制造商,团结130多个艺术团体,并于2009年收购了“国际文化遗产展”,任该展主席。
2013年,在他的推动下,法国艺术家联合会举办“国际艺术创新双年展”,该展为该领域首个当代艺术创作双年展,他带领数千位手工艺术家昂首走进了具有象征性意义的法国大皇宫,以此预示整个法国艺术创作领域前程似锦。他用自己旺盛的精力和充满诗意的情怀,推动法国艺术走向世界,他就是现任法国艺术家联合会主席——塞尔奇·尼克。
2014年,塞尔奇·尼克带领法国顶级国家艺术联合会 (Ateliers d’Art de France)首次来华,举办以“法兰西生活艺品”为主题的材料艺术作品展,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法国艺术之旅》三站专业展览之一, 《法国艺术之旅——法兰西生活艺品》邀请了19位法国艺术大师和艺术先锋,携76件新作来沪,从11月20日起,在位于复兴中路323号设季荟举办为期45天的生活艺术展。它以探讨人性的发展为核心,思考生命的矛盾为出发点,创造自然价值为目标,借助陶、土、木、金属、漆器、织物等多样载体,完成创想与工艺的碰撞,生命与艺术的对话。
借此机会,《新民晚报》设计之都专刊特约撰稿对法国艺术家联合会主席Serge Nicole(塞尔奇·尼克)先生进行了独家专访。塞尔奇·尼克先生幽默风趣,寓庄于谐,介绍法国创意风格之余,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喜欢和对中国创意的看法。
制陶人生与“自我的艺术”
虽然毕业于建筑专业,但塞尔奇·尼克并未从事过与建筑相关的事业。大学毕业后,他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陶瓷艺术工作室。一开始,塞尔奇·尼克参照书本学习如何制陶,特别是中国宋代瓷器的历史制作方法和技术。作为陶器艺术家,他非常有兴趣了解三百多年前陶瓷流入欧洲的方式和路径,进一步探究中法历史和艺术间的交流。这次上海展览之后,他的下一站非常重要的行程就是景德镇——大师会给景德镇陶瓷学校的学生作一堂讲座,同时也会探访景德镇的一些瓷窑和相关机构。说到中国艺术对法国艺术家的影响,塞尔奇·尼克用了“全方位”这个词来概括。从纺织、陶瓷到造纸,再到本次法兰西生活艺品展览中涉及的漆器技术,欧洲现有的手工艺技术无一不来源并借鉴于有着几千年文明的中国,以尊敬的态度向中国历史学习无疑给法国艺术家带来很多益处。
人类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艺术创造。而人际关系必然会推动商业进程。塞尔奇·尼克认为,应该把艺术作为一种信仰,前期的纯粹艺术思维和研究一定会为日后商业合作的转换提供必要的基础,而过早与商业联姻可能会影响、干扰对艺术的深入探索和研究。陶瓷艺术是一种“对话”,是与材料、作品以及水火土等自然元素的对话。因而陶瓷艺术是一种自我的艺术。塞尔奇·尼克如是认为。在这种自我的艺术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作品诠释自我,理解自我,至于作品是否能打动别人或引爆市场,都是其次。此外,诗歌,文学,都是塞尔奇·尼克生命里重要的部分,也深深影响着他的制陶人生。
手工业的创新与颠覆
在以瓷器工作室为重心的二十五年中,塞尔奇·尼克都远离繁杂,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他坦言,自己不仅在技艺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在思想上深深被中式哲学所打动。因而,除了潜心手工艺,剩余的时间都用来冥想和思考,任自己心游万仞,神鹜八级(这一点其实也深受法国修道士边做手工边灵修的生活方式影响)而现在,他的身份是法国艺术家联合会主席,这种身份的变化正源于他想要为法国手工艺从业者和材料艺术家们谋求更好生存条件的意愿。为此,他很愿意放弃部分的个人理想来助力这种群体利益和价值的实现。从简单的个人生活到开始频繁与社会、政府打交道,塞尔奇·尼克做出了很大的改变,他把在政治领域的力量源泉归结于自己的陶瓷艺术工作室,“这让我知道自己是谁,在何处,做什么。”同时,也深切希望他带领下的法国艺术家联合会为欧洲社会带来艺术再生的力量。进入20世纪后,艺术变得越来越抽象、设计化和概念化。塞尔奇·尼克把它比喻成“一场斗争”,希冀代表着经济活力和创新价值的材料艺术在与概念艺术竞技的过程里,能再次对社会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从独居到游走世界各地,虽日渐忙碌,灵感却未曾干涸贫乏。相反,它带来了更开放的眼界和更强烈的创作意愿。
2013年9月,在塞尔奇·尼克的鼓动下,法国艺术家联合会举办了“国际艺术创新双年展”,这是该领域首个当代艺术创作双年展。该展览在一个十分具有象征性的地点举办:法国大皇宫,以此预示整个法国艺术创作领域前程似锦。塞尔奇·尼克希望创新双年展可以在未来三五十年里更好地持续下去——让艺术形成一种力量,体现法国艺术家的创造力,并成为国际艺术家们展示交流的窗口。
让艺术与商业适当联姻
真正的好设计远远超过美和功能性的范畴,能够承载设计师,生产者,甚至我们这些购买者的社会责任以及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依然保持当地的传统和价值观。
法国艺术家联合会有着150年的历史,目前,它齐聚6000余名艺术家和艺术品制造商,并团结130多个艺术团体,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联邦制协会,可谓枝繁叶茂。塞尔奇·尼克作为主席,工作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历史。他为此拜访了很多人。法国艺术家联合会这个大家庭,既没有来自政府的补贴,也没有其他税收方面的优惠,完全要靠自给自足。协会最主要的生存基础和财政来源就是三类展览活动:针对创新艺术家的双年展活动,聚焦人文遗产的国际沙龙,以及家居生活艺术品的展出。协会每年都在法国主办200余场活动,并协助300余场,让更多艺术家的利益和权利得到保证。塞尔奇·尼克介绍说,近年来,随着上海正在成为世界最大最重要的艺术品市场,塞尔奇·尼克计划良久的法国艺术之旅也慢慢开花结果。如果只是单纯的做展览,那很早之前便可以实施,但他不想这样。本次上海三个展区参展的43位法国艺术家,共带来200件作品,这些作品在上海全部投入市场化运营,既可以在展台欣赏到,也能在一定的渠道购买到。同时,43位艺术家也全部承诺将来会到上海开拓自己的市场和业务。这样把艺术和商业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以后也会延续下去。回首过去二十余年,艺术品的市场有明显大幅度地提升,已逾十倍之多。而国际交流和互通有无加速了这一进程,大大增加了市场可能性。
对于从事艺术专业以及对艺术设计有爱好的晚辈们,塞尔奇·尼克由衷表示,未来是给年轻人的,要把根基打好,保持思维理念的连贯性和自信心,最重要的是,听从自己内心深处的意愿和想法,从自己的本土文化中寻找真理,寻找内在动力,开放兼听,不要去迎合市场。塞尔奇·尼克本人也牢牢遵循着这些法则,从创作瓷器伊始,他就从来不把经济和收益问题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是充分追随内心的召唤。
自从2006年成为法国艺术家联合会主席,塞尔奇·尼克把他之前二十多年间在瓷器工作坊的一次次想象在八个年头里一件件付诸行动。这带了莫以名状的满足感。一个艺术家很难改变社会,但一个庞大的艺术家群体,就会带来可观的社会价值。塞尔奇·尼克做到了,也收获了来自同事的友谊和爱戴。这些都让他感到值得。或许,正是这些不计回报的付出和给予,让他的信仰“生命永恒”更加闪亮。
(作者系《中国广告》特派记者,中国广告实习记者秦先普对本文亦有协助支持)
大师语录
◆ 新意层出,变化无尽,生命永恒。
◆ 我个人对中国的艺术、中国的艺术家非常的尊重,我向中国的艺术学到了很多。
◆ “人类的第一项工作其实是艺术创造,我们要把艺术当做一种信仰。只有了解我们的历史,对未来才能有更好的把握。”
◆ 不要急着让艺术和商业产生联系,先做好内功,条件成熟,利自然来! ◆ 进入20世纪以后,艺术越来越变成一种概念和抽象,我们的工作是让艺术再生,重新对法国、对欧洲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