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件藏品都代表着一段历史。”黄岛区辛安街道居民潘进和是远近闻名的民间收藏家,30多年的收藏中,他共淘到了上千件藏品,其中不乏重量级的珍品。多年前,他与另外一位民间收藏家拿出几十年来珍藏的藏品,在辛安街道的文化中心成立了“辛安徐福民俗博物馆”,免费向市民开放,年接待观众上万人次。近日,58岁的老潘入选“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昨日,记者走进了这个民间博物馆。
千件藏品市民免费看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辛安街道办事处文化中心四楼的“辛安徐福民俗博物馆”,见到了58岁的民间收藏家潘进和。记者看到,约800平方米的展厅里陈列着近3000件藏品,分龙山文化、商周文化、两汉文化、宋元明清文化和民国文化等五部分,有陶器、青铜器、瓷器、木器四个系列。这里的汉代至清代时期的古秤,十分完整,且是一个序列,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清朝乾隆时期的“中华大清”地图,保存完好,对研究清朝历史具有很高的价值;抗日战争时期刻有“日本三木商店”的酒坛,可以作为日本侵华的历史罪证。
“1980年,我开始对收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研究当地的历史。”潘进和是土生土长的辛安人,名副其实的“辛安通”,最爱聊的就是辛安的文物和它们背后的辛安文化。30多年来,潘进和收藏了上千件藏品。和很多收藏家不同,潘进和从不依靠收藏赚钱,也不愿意把藏品放在家里独自鉴赏。“曾经也有人想高价买我的藏品,但是我都婉拒了,我不靠收藏古董赚钱,只是想让更多的人看到,并了解辛安的历史故事。”潘进和告诉记者,每天他都要去周边农户家转转,一些藏品是他花大价钱买来的。
2006年,老潘和另外一位收藏家薛瑞密拿出几十年珍藏的千余件藏品,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在辛安文化中心成立了 “辛安徐福民俗博物馆”,免费向市民开放,每当有人来参观,潘进和就会向他们如数家珍地讲解这些藏品的故事。看到人们惊奇或赞叹的表情,老潘就会非常满足。
担任文物保护信息员
除了收藏文物,潘进和还到处查看文化遗址。每当有工地开工,老潘都会过去转一转,哪怕是一个小陶片也会细细看上半天。一旦有所发现,他就及时报给文物部门。从2000年起,他就义务干起了黄岛文物保护信息员的工作。14年间,他发现了十多处古文化遗址、经过考古专家的挖掘整理,将黄岛地区的人类文明史从以往考证的汉代又向前推进了两千多年。
记者从黄岛区文管所了解到,从2000年潘进和成为文物保护信息员开始,已经在黄岛辛安街道发现十处古文化遗址。其中,2001年在台头社区发现三处龙山文化遗址,2002年在辛安社区唐家茔发现西汉古墓及商周遗址,2003年在台头社区发现战国时期古窑址,2004年,在辛安社区发现西汉古井两处,2006年在东南庄社区发现西汉古墓遗址,2008年在台头社区南河发现一处龙山文化遗址。“在2000年之前,黄岛区的文物保护几乎就是空白,能考证的历史只是史志上记载的汉代,现在经过专家的挖掘整理,可以将黄岛的人类文明史向前推进到新石器时代时期。”潘进和说,黄岛的许多珍贵的出土文物都是他最先发现的。
发现龙山文化遗址
潘进和介绍,台头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台头以西,村西有个两万平方米的土丘,当地社员称它为“西沙盖”。在上世纪70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期,常常会挖出一些陶罐、石器之类的东西,大部分人不在意,以为是盛骨灰的器皿就随手砸碎。可从那时起,他逐渐迷恋上了文物研究和考古,业余时间常常四处“寻宝”,然后将文物特色跟书中对比。慢慢地,潘进和也成了半个“文物通”。
直到2004年5月,深谙辛安历史的潘进和在台头社区的修路施工现场发现了上古时期的陶片,报告了黄岛区文物管理所。龙山文化这才在台头得以抢救性发掘。“经过勘探表明,确定这是一处较大的龙山文化遗址,面积达20万平方米。初步经过试掘,采集了大量的黑蛋壳陶片、鼎足、石斧、石族、石刀、陶纺轮等文物。探测发现大部分文化层都在1.2米至1.8米之间,以黑陶为主,夹砂灰陶具多,也有少量的黄陶片,纹饰以素面为主。最明显的特点是制作精细,烧制火候高,陶质坚硬。”潘进和告诉记者,特别是黑陶工艺精美,有“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硬如瓷”等特点。“有的陶器边口处仅有0.3毫米,代表了当时台头古人在制陶业上很高的工艺水平。这种黑陶的‘熏烟渗碳法’被载入了世界工艺美术史,其复原后的造型有陶鼎、黑陶豆、耳杯、蛋壳陶杯等器物造型。”潘进和说。
这批文物的出土,是黄岛地区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存,将黄岛地区的人类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年。潘进和分析,“4000年前的古台头人时期社会生产力已经有很大提高,手工业生产空前繁荣,在石器的制作上也有很大的进步。出土的夹砂红陶簋中,造型美观,结构合理,原始台头人能利用这种器皿烧水煮酒,反映了当时制陶方面的较高水平。”潘进和的这一发现为黄岛区添补了一项龙山文化遗址空白,该遗址被青岛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群从新石器时代到两汉
“辛安历史看台头。”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台头的文化历史底蕴非常深厚,却鲜为人知。研究台头文化历史多年的潘进和说起台头总是感觉有些遗憾,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到两汉,从龙山文化遗址到古安陵城再到建立辛安庄,辛安街道台头社区几经变迁。
“依山傍水的台头是古人眼中生存的‘宝地’,它前有南辛安河,后有辛安前河,两河中间形成了高台,正处于辛安簸箕地形的中心位置,也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在潘进和看来,台头遗址就像是一本史书,而这些文物就是这本书的页码。“台头遗址从地层叠压关系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龙山文化遗址,上层为夏、商、周、西汉文化遗址,遗址里保存了各种文物。”潘进和说,台头社区迄今为止发现6处龙山文化遗址,面积达20万平方米,其年代约在公元前4200年至4000前后;3处商周文化遗址;6座战国古窑址;多处两汉文化遗址。“遗址特点是密度大,往往在很小范围内就有许多种古文化信息,形成了紧密相连的遗址群。另外,时代延续性强,各个时代的文物继承发展关系密切。再者遗址面积大,文化内容丰富。”潘进和说。
头盖骨是最“得意”发现
2005年,潘进和又在一处工地的青砖堆里发现了一块带有双面铭文的古砖。潘进和告诉记者,这块古砖又长又大,一面用隶书写有“太和四年作”,另一面用篆书写有“绳氏”。经青岛市文物局鉴定,是三国时期铭文砖,在全国尚属首次发现。距今已有4000年的龙山文化遗址的发现将台头的人类文明史从以往史料记载的汉代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而潘进和的另一发现或将能说明“在万年之前这里就已经有人类生存的痕迹”。
“这是2012年偶然间发现的。有几天下大雨,南辛安前河河水水位上升,河底和两岸的泥沙都被冲刷掉了,天晴后,我正好经过河边,发现有块地方的土层颜色明显发黑,与周边差异很大。意外发现有几块骨头化石插在土层里,其中有一块还带有两颗牙齿。”讲起最珍贵的一件藏品,潘进和从橱子里拿出一个盒子,打开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块头盖骨。其中,两块化石可以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一起,拼接后的面积也与现代人的头盖骨大小相差不大,但大于一些其他动物的头盖骨。如果真是人类头盖骨,那说明在万年之前这里就有人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