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市民谢成汉将文物无偿捐献国家追记
□杨 鸿 罗勇安 徐俐敏
战国青铜矛、西汉王莽布币、南朝青釉小碗、唐朝开元通宝……22日,记者走进建瓯市博物馆展厅,在谢成汉赠品展柜前,一件件藏品造型精美,或栩栩如生,或幽光沉静,让人仿佛走进历史的长空隧道。这些文物都是30多年前,建瓯民间文物收藏家谢成汉无偿捐赠的。
“谢成汉仅读过两年私塾,家境贫穷,以小贩谋生。他走遍大江南北,耗尽一生心血去收藏古董文物,最后将600多件文物全部无偿捐赠给国家,这种无私高尚的精神十分难能可贵。”上世纪80年代曾和谢成汉家人有过接触的建瓯博物馆67岁老馆长张家说起谢成汉,连声赞叹。
记者聆听张老的讲述,翻阅1981年建瓯政协文史组整理的谢成汉事迹材料,一位平凡执著、清贫一生的老人在历史的云烟中渐渐还原。
1920年出生的谢成汉是建瓯城关人,少年时在光饼店当学徒。当年北辛街有两户古董商店,陈列的古董文物琳琅满目,他对此很感兴趣,便潜心学习,拜古董商为师,积累知识。久之,他有了基本的鉴别能力。他对文物走私流失国外极为痛心,立志要尽自己绵薄之力保护和收藏文物。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江浙富人逃难来到建瓯,在鼓楼前一带摆地摊贱卖字画。年轻的谢成汉将仅有的一点积蓄买了他的第一批古董字画收藏。随后,他感到做光饼这个职业对他搞收藏不很方便,就改行挑起货郎担,干起了“铿铿磕”生意,在街头巷尾兑叮叮糖换货。因为许多旧货往往湮没在废铜烂铁中,谢成汉这一改行,货担里藏品多了起来,还不乏有一些珍品。
为提高古玩知识水平,他省吃俭用,养猪卖猪赚取路费,往福州、广州等处参观古董商店,并购来一些珍品,增加收藏品种。他甚至还卖掉祖屋,远走京城收购古物。一幢三代祖传的房屋,换回了一担连家人都无法理解的坛坛罐罐、古书旧画。
走遍大江南北,耗尽一生心血,谢成汉收藏了两千多件古今中外文物,有上自周秦下至明清的古钱币近百种,战国以来各朝代的陶瓷、铜器、雕塑、古玩把件,44个国家和地区的银币、铜币、纸币,林则徐、翁同龢、陈宝琛等名家字画。
1960年,谢成汉特地挑选了六十多件珍品,分别寄赠给毛主席和中央有关部门,受到了表扬。文革期间, 抄家风波让他心有余悸,他开始思考这些藏品的归宿。他想到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如何报党恩呢?他决定把所有藏品全部无偿捐给国家。
有人问谢成汉怎么不把藏品留给儿子?他说,“我曾看到过去一些官贾后人,以卖祖宗的古董古物过着花天酒地败家子生活,我不愿我的儿子步其后尘。更何况现在大家生活稳定幸福,儿子应该自立创业。”
他向党中央写信表明自己的心愿,得到中央文化部和省、地、县文管会“保护祖国文物”的嘉奖。中央办公厅回信高度赞扬他的义举,中国新闻社、文汇报、福建日报及一些香港的报刊也先后登载了他的事迹和藏品图片。一时间,谢成汉从默默无闻的“铿铿磕”,成了建瓯民间文物收藏家。他被省里聘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还当选建瓯县政协委员。1982年,62岁的他因病去世。家属遵照他生前遗言,将全部收藏品无偿分别捐赠给省、县博物馆珍藏。如今,在省博物院有444件套,其中416件为珍贵文物、一般文物28件;在建瓯博物馆有111件套,其中53件珍贵文物、一般文物58件。
据文物专家评估,谢成汉捐赠给省博物院、建瓯博物馆的文物价值,保守估计也有几千万元,这还不包括他捐给中国博物馆的藏品。
短评
行布衣之力 显高尚情怀
家藏万贯却一生清贫,草根市民却志存高远。建瓯民间文物收藏家谢成汉,生前一副货郎担风雨走街巷,身后数百件古文物无偿捐献,为国家留下数千万元的文物遗产,可敬可赞。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文明,五千年智慧的结晶,有一种精美绝伦且珍贵无比的艺术品来承载和体现,那就是“文物”。
文物值钱,但文物绝非像钱那样可以无穷无尽地复制再生。与建筑群和遗址相同,文物无价。对它的保护,就是守护民族和国家过去的辉煌,传承文明,守望未来。
谢成汉以矢志不渝的信念和曲终奏雅的境界,诠释了一介布衣浸入骨髓的高尚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古厝序》中特别指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从谢成汉的感人事迹中,我们读懂是一种责任意识,一种时代担当,把祖先遗存的文物保护好,就是珍惜我们共同的“根”和贯通中华文化血脉的“魂”。
☉叶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