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当你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的时候,可以发现由上海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越洋遗珍——上海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贸易瓷展”,正在延禧宫古陶瓷研究中心展厅举行。本次展览从两馆藏品中遴选出106件(套)明清时期的贸易瓷进行展示,旨在反映中国明清时期陶瓷外销的状况。
相比明清时期的官窑瓷器,贸易瓷器对于许多观众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此次展览则通过越洋遗珍瓷器的展览,从中领略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对中国瓷器的需求和当时的审美风尚。展览分为明、清两部分。明代部分展出明代中期至晚期销往东南亚、西亚、欧洲以及日本的瓷器,揭示了中国瓷器在这些地区的流通与使用,体现了不同市场的喜好与审美趣味。如上海博物馆藏景德镇窑青花开光水禽图盘,约烧制于明万历至天启年间,图案工整对称,纹样奇特别致。以这种方法装饰的瓷器被称为“克拉克”或“芙蓉手”瓷,是明末清初中国外销瓷当中最著名的品种。
清代部分,由于西方国家的东印度公司在瓷器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这部分展品即以外销欧美的器物为主,很多制品有着浓郁的异国情调,反映了当时贸易瓷器的时代变迁。其中,上海博物馆藏景德镇窑青花果树纹油醋瓶,其造型之特别格外引人注目,其完全是根据欧洲人的生活习惯“定制”的版本,而装饰的花纹、图案又都充满中国特色,两个瓶管呈交叉状,有两个瓶体,互不相通,一边放油,一边管醋,互不干扰,这就是典型的外来样式,中国传统的烧制形制中没有这样的风格。另有一件清康熙年间景德镇窑青花镂空人物图带托盘果篮,国内极为少见。托盘边缘与果篮镂空,方便透气通风,欧洲人多用来盛装草莓类水果,英国著名的餐具品牌Wedgwood也生产过类似的器皿。
当时,欧洲国家将当地使用的金银、玻璃、陶器等制成木样运至中国,要求依样烧制陶瓷。像故宫博物院藏景德镇窑广彩徽章纹盘,烧制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器形规整,色彩绚丽。徽章瓷是明清时期中国外销瓷中最具特色的品种。这些绘有家族、宗教或军事团体、城市和各类组织机构徽章的瓷器,均来自西方人的特别订制。
上海博物馆藏清康熙年间的青花如意花卉纹香熏,其高超过20厘米,可拆分为4部分。这个香熏正好可放在衣柜中,西方人有用香熏衣服的习惯,它在样式上虽然与传统的熏炉不一样,但是可以看到其纹样仍是以云、莲花、忍冬、瓜果等对称为主的组合,在体现了中国高超制瓷技术的同时又可以窥见地区之间的文化碰撞。
据故宫博物院院长助理李仲谋介绍,2008年,荷兰收藏家倪汉克将珍藏的97件明清贸易瓷器捐赠上海博物馆。此次展览从中精选了1/3的展览来故宫展出。他的捐赠当时填补了上海博物馆在国内贸易瓷方面的收藏空白。尽管近年来也有些沉船的发现以及部分外销瓷器的出水,但它们的品相和这批捐赠的瓷器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李仲谋表示,这位荷兰收藏家在捐赠这批文物的时候没有任何条件,唯一希望就是它们能展出而不是深锁进库房。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