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邯郸电(通讯员王健方 记者陈正)明代时期的酱褐彩,清代、民国时期的褐彩、青花、五彩瓷器。近日,由邯郸市峰峰矿区磁州窑历史博物馆主办的“滏源丹青— 明清民国磁州窑艺术精品展”隆重开幕,近200余件明清民国时期磁州窑艺术精品对过去一些学者关于“明代磁州窑进入黑暗期”的说法给予了实物驳斥。
展出200余件精美瓷器
据了解,此次“滏源丹青— 明清民国磁州窑艺术精品展”展出的200余件精美展品,一部分是彭城盐店遗址出土的器物,一部分是由磁州窑收藏家石川、黄金山、任羊、代国河、索润林所提供,可以说展品内容丰富,年代清晰,实物资料比较翔实。
说起磁州窑,很多人对宋元时期磁州窑比较熟悉,但对离现代较近的明、清和民国时期磁州窑却不太熟悉。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明、清时期的磁州窑器物收藏和存世较少,专家学者和收藏家对明清时期的磁州窑了解和研究也较少,这已经成为磁州窑文化研究中一个薄弱的环节。
据磁州窑历史博物馆馆长张林堂介绍,滏源丹青— 明清民国磁州窑艺术精品展,是峰峰磁州窑历史博物馆继2013年滏麇瓷韵瓷片标本展、2014年磁州窑艺术新作展之后推出的又一新展览。三年三个展览汲古论今,是学界研究磁州窑历史文化的三部进行曲,跨过了千年时光,从宋、金白瓷到元明清民国时期的褐彩、青花和五彩瓷,使大家对磁州窑的认识更加系统和全面,也见证了磁州窑窑火千年不熄的顽强生命力和不断传承创新的灿烂文化和辉煌历程。
填补瓷窑文化研究空白
与会专家高度评价展出,认为这次展览的许多展品都是第一次展出,其别致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令人耳目一新,充分证明了明代磁州窑的器形和彩绘技法更加丰富多样,填补了明清磁州窑展览和文化研究的一个空白,也是对过去国外一些研究学者提出的“明代磁州窑进入黑暗期”说法的一种否定和纠正,学术意义非常重大。
专家建议,文物部门可主动在彭城地区考古发掘,深入系统地寻找磁州窑明清窑址和瓷片,找到更多的实物证据,把磁州窑从宋元到明清的发展历程、器形和风格的演变进程搞清楚,推动磁州窑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和磁州窑文化产业的振兴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