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蔡小姐在银行网点购买白银塔,折合31.75元/克,而时下银价仅4元/克左右——
记者 李素平
日前,长沙市民蔡小姐在人民路上一家银行网点办理ETC业务时,顺便瞄了一眼银行网点的贵金属制品柜台,其中有一款白银制的祈福塔,16克售价508元,感觉做工精美就买了作为车饰。不过,她回到家里才想起,目前的银价仅4元/克左右,而银行卖的这个白银塔,算下来要31.75元/克,刨除白银的原料成本,溢价超过了6倍。“自己愿买的,怪谁呢?这种贵金属制品溢价太高,顶多算是个工艺品,根本谈不上投资保值。”蔡小姐感觉有些懊恼。
现象:摆台卖金银,银行网点新风景
今年以来,黄金和白银材质的各种摆件、饰品,摆放于玻璃柜台或橱窗,陈列在银行网点大堂,已经成为长沙多个银行网点的新风景。譬如东塘的招行网点、中信银行红旗区支行、建行展东支行等银行网点的大厅里,都有各种造型的黄金或白银制品。和以往金条、金币唱主角不同的是,如今银行提供的贵金属制品中,不乏用于佩戴或装饰的首饰、摆件品种,如祈福塔、转经筒、黄金盘等,其消费品属性不输商场的同类品种。
家住长沙市梓园路某小区的市民胡阿姨对此深有感触:“附近一个银行网点就有这样的柜台。‘母亲节’快到的时候,银行专门卖送给妈妈的珍珠手链,里面镶颗千足金珠子;现在快到中秋节了,客户经理又在短信里推销起银月饼。”胡阿姨告诉记者,有次自己也想买,而一问价格,并不见得比商场金店便宜,就作罢了。
算账:贵金属偏贵,保值功能或有限
银行渠道销售的贵金属制品,性价比如何?我们不妨来算笔账。以胡阿姨所述银行在销的银月饼来看,包装精美的18克彩绘银月饼,零售价498元,折合27.67元/克。显而易见,该款银月饼的溢价高昂,或许更适合馈赠亲友,难以入选家庭资产配置。
事实上,银行销售的贵金属制品,若有彩绘图案或特色造型,则更像是一个买来消费的商品,而不是可提供保值增值空间的投资品。曾经在某银行网点买过生肖纪念币的市民陈先生认为,金银纪念币与其说是投资品,还不如说是艺术品。“作为投资,买标准金银条比较好,而金银饰品一是溢价比较多,二是很难回购,保值增值的想法只是浮云。”
不过,银行业人士并不认同此观点。某股份制银行一位资深零售人士认为,银行销售贵金属产品的品质更有保证,部分产品的价格比市面上其他渠道的贵不了多少,对市民来说也增加了一个选择。
建议:家庭资产贵金属宜配比例10%
记者就此咨询中国金币总公司在湘代销机构藏金阁,其工作人员表示,一般的金银币(章)只要是正规渠道发行的,数量不太大的,都具备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而做工比较精美,价格偏离市场金银价格较多的品种,则多为工艺品,适合馈赠和收藏,其保值增值功能较弱。
从家庭资产配置比例上讲,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占比也不宜太高。前述银行人士表示,居民若将黄金白银作为投资品,建议在家庭总资产中的配比不超过10%,并且尽量选择发行方或商家承诺回购的投资性金条。“至于所谓的‘限量版’,一般也不要对其保值增值功能抱有太大希望。”
“大妈抢金潮”或致银行贵金属业务分化
据中国宝玉石协会综合调查统计,2013年,中国黄金消费量已经在去年超过印度,成为全球最大黄金消费国,其中黄金消费量超过1200吨,白银首饰及器皿的需求量约为1500吨。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数据则显示,2013年金银珠宝销售增长22.3%,显著高于其他社会消费品的增长额。
与此同时,“大妈抢金潮”也影响到了银行的贵金属业务。2013年的金价1月份最高的1695.7美元/盎司,下挫到6月份最低点的1180美元/盎司,半年时间出现近1/3的价差,一方面引发了商场卖场的“大妈抢金潮”,造成了黄金饰品销量猛增;另一方面,也助长了银行办理贵金属业务的热情。
热衷于卖金银,对银行有啥好处?上市银行财报或许给出了答案。以工行为例,其2013年年报中称,“具有知识技术含量、为客户增值多且客户乐于接受的金融资产服务类业务,形成了新的盈利增长点,其中包括实物贵金属等业务收入增幅超70%。”数据显示,工行2013年的贵金属业务交易额和交易量分别达1.31万亿元和13.66万吨,分别较上年增长20.2%和35.5%,无疑将带来丰厚的收入。
(原标题:去银行买金银:消费还是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