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童维纳
1920年,中国首个国家级造币厂—上海造币厂(现上海造币有限公司,简称上币)启动筹建,掀开了中国近现代造币工业的新篇章。20世纪30年代,上币开铸国币“船洋”和厂条,推动了中国“废两改元、统一币制”货币体制革新。新中国成立后,上币先后铸造了四套人民币流通硬币,为保障国民经济正常运转和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发展而恪尽职守。改革开放以来,上币成功研制世界五大投资金币之一的熊猫金币,奠定了中国贵金属纪念币事业的基础。随后,上币又建成国内唯一、世界最大的钢芯镀镍坯饼生产基地,开辟了人民币硬币材质的新时代。在奥运、世博等盛会上,上币用一枚枚精美绝伦的金银奖牌和国币华章,在方寸之间定格历史、绽放魅力,承载祖国的重托,吸引世界的目光。
十年磨剑筹建上币
中国古代传统的铸币工艺主要采用范铸法。到了宋代,翻砂铸造法取代了范铸工艺。19世纪晚期,中国部分地方开始采用机器制造钱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废两改元”(废除银两,改用银元)既是货币演变的历史选择,也是中国进入信用货币时代的必由之路。机器造币工艺的成熟是货币领域内一次生产力的变革,它使金属货币的生产效率、材质的成色、规格图案的标准化及防伪功能都大大提升。在引进机器造币工艺的短短30年间(1889~1919年),全国各地就先后建立了几十家造币厂、机器局、银元局和铜元局。银币、铜元取代传统银两和铜钱的趋势愈发明朗。
然而,20世纪初的中国,列强环伺,军阀割据,时局动荡,币制混乱。一方面,各省自行铸币,各种银币、银两的成色和重量都不统一,不仅给流通造成不便,还导致中国无法在国际上建立货币信用。落后的币制,必然阻碍经济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外商银行公会、中国英商联合会等却对中国的铸币权觊觎已久,多次向北洋政府当局提出在上海建立由外国人控制的造币厂。当时的上海已成为远东的金融和商业中心,每日的交易额都在数百万银元。上海银行界的有识之士清醒地认识到,一旦将国家铸币权拱手相让,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实施“废除银两,统一币制”,并由国家建立一个统一的造币厂迫在眉睫……
熊猫金银币一鸣惊人
……
“金镶玉”再添辉煌
……(全文请阅读《中国金融》印刷版2014年第19期)
作者系上海造币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