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一个王朝,也是方孔钱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终点。清钱品种繁杂,存量巨多,制式迥异,有大量的官铸钱,也有为数不少的民间私铸钱。一般官铸钱铸造精美,使人过目不忘爱不释手。
清钱除了以上的一些特点外,清代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铸有大量的超常规的大钱和小钱。对于大钱,研究的人较多,对于小钱,知之者却不多。
提到清朝的大钱,人们自然要联想到咸丰大钱。咸丰大钱有当五、当十、当二十、当五十、当百、当五百,甚至当千大钱,咸丰大钱的制式多样,私铸和盗铸在所难免。咸丰大钱轻重、大小无规,钱制混乱,导致币值不稳,物价上涨。但清代大量小钱的出现也并非好事。因为货币种类的繁杂,必然导致比值的不合理,造成货币实际币值的下降,吃亏的当然是老百姓。有人说清代小钱是嘉庆以后才有的,其实不然,清代的小钱几乎是每个朝代都有的,光绪时期的铸量尤其多。这些小钱有官铸的,也有民间私铸的。这些钱比小平钱小,最小的直径仅一公分多。小钱的厚薄也不一致。一般官铸小钱较精良规整,重量较重,民间私铸钱简陋粗糙,重量也锐减一半。小钱的币文都是隶书、楷书和宋体字,字体呆凝刻板,毫无生气。
清朝这些大钱和小钱的出现,是当时历史时期政治和经济状况的折射,是商品经济和货币形式相矛盾的产物,为清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负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