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关于金属铸币的法规,包括金属铸币的铸造、流通、收藏以及长短钱等方面的立法。
铸造法 金属铸币起源于商代。随着商业的发展,逐渐成为货币的主要形式。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钱币,其形制、大小、轻重各不相同。秦代统一币制,铸两等货币,黄金为上币,单位用“镒”(20两);铜钱为下币,重半两。从此开始以“两”为货币单位,并采用外圆方孔的圜钱形式。汉初因秦钱重,不便使用,命百姓铸榆荚钱,如夹杂铅铁,处以黥罪。汉武帝(公元前141-前87在位)时,销废旧钱,专令水衡都尉在京铸五铢钱。此钱轻重合宜,形制进步,自汉到隋基本行用不废。王莽5次改铸新钱,币制混乱。东汉公孙述在成都废铜钱,铸铁五铢钱。隋初铸“开皇五铢”,规定每一千钱重四斤二两,命各关置百钱为样品,进关者经检查合格,才准携带入关,否则熔铸。禁止使用旧钱,放任不禁者,县令停禄半年。唐初废五铢钱,铸“开元通宝”,每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乾封元年(666),铸“乾封泉宝”,开创钱币于“通宝”或“元宝”之上冠以当时年号的命名方法。宋太宗(976-997在位)初年,铸“太平通宝”。此后置钱监二十多处,最多的一年铸六百万贯。每千文约重四斤九两。北宋主要铸小平钱,南宋主要铸折二钱。金代最初使用辽、宋旧钱,正隆二年(1157)铸“正隆通宝”,轻重如宋小平钱。此后,亦铸大小铜钱多种,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等,钱文皆用汉字。元代主要行使宝钞,至大三年(1310)始行铜钱法,铸汉文“至大通宝”小钱和蒙文“大元通宝”当十大钱两种。至正十年(1350),铸“至正通宝”,有地支纪年钱、纪值钱、权钞钱。权钞钱是用金属铸币来代表宝钞,分五分、一钱、一钱五分、二钱五分、五钱等五种。明初颁行“洪武通宝钱制”,铸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小平钱等五种,全部用铜。生铜一斤,外加火耗一两,铸小平钱一百六十文。铸匠每天造钱有定额。京城设“宝源局”,各行省设“宝泉局”,掌管铸钱事宜。宝源局发钱样给各省,令依式铸造。此后,户部增设宝泉局,专管铸钱,称“钱法堂”,又设督理钱法侍郎官。但所铸不多,并且往往铜而添入铅锡。嘉靖元年(1522)后,因不用宝钞,恢复铸钱,还补铸各朝未铸者。所铸名目繁多,有金背、火漆、镟边等类。制钱(本朝钱)分为京钱、省钱两种:京钱称“黄钱”,每七十文值银一钱;外省钱称“皮钱”,每一百文值银一钱。明末括古钱以充废铜,新铸钱品杂乱,质地恶薄,结果大贬其值。清初仿明制,在京师由工部设宝源局、户部设宝泉局,铸“顺治通宝”。顺治十年(1653)后的钱法规定,制钱七成红铜、三成白铅;一千文为一串,每文钱重一钱(后增为一钱二分五厘),二千串为一卯;钱式有五种,直到清末皆照此五式铸造。清文宗(1850-1861在位)时,铸当千、当五百、当百、当五十、当十共五种大钱,百以上称“元宝”,百以下称“重宝”。后又铸铁钱和铅钱。清德宗(1875-1908在位)末年,另造铜元。
汉代五铢钱
流通法:在古代,钱币的使用和流通,往往有一定的地区范围。南朝梁初,京城和三吴、荆、郢等地使用铜钱,其他地区杂用谷、帛交易,交、广地区则全用金、银。唐德宗(779-804在位)时,各地一度禁带现钱过境。宪宗(805-820在位)时,不准铜钱越出岭外。北宋开封府界等十三路专用铜钱,陕西、河东两路兼行铜、铁钱,川蜀等四路使用铁钱。南宋主要使用会子,东南各路兼用铜钱,四川兼用铁钱。宋初禁止铜钱流入“蕃界”和“阑出”“化外”,边关官吏失察,五贯以下处罪,五贯以上处死。后改为阑出一贯文,即处死罪,并制订徒、流、编配、首从等法及许人捕捉、告发给赏。南宋时,屡次申严福建、广东沿海铜钱出界之禁。绍兴28年(1158),定“铜钱出界罪赏”,如规定将铜钱与蕃商博易者徒二年、千里编管。金代禁止铜钱出境,亦制定罪赏格,同时规定民间交易,一贯以上用交钞,不得用铜钱;商旅携带钱币不得超过十贯。明、清的货币流通,偏重于规定各种铜钞和宝钞、银的搭配比例。明成化元年(1465),颁行通钱法,凡商税课程,铜钱和宝钞各半兼收。弘治元年(1488)规定,纳赎、收税,历代旧钱和制钱各收一半;如无制钱,即收旧钱,二文当一文。万历5年(1577),定出各项商价银、钱按八与二的比例搭配使用,顺治10年(1653)规定,用京局、外省钱搭配支给俸饷,钱粮征收银七钱三。大抵在1920年后,制钱才不再流通,其辅币地位逐渐被铜元所代替。
私铸法:历代封建王朝,一般都是把钱币的铸造权集中在封建国家手里,禁止民间私铸。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下诏禁止各郡国私铸。王莽规定私铸者全家没为官奴婢,吏和近邻知而不告,与之同罪。隋、唐初年,准许诸王子等在外地设炉铸造,但不准百姓盗铸和用恶钱贸易,还不时由官府用好钱回收恶钱销熔。宋代以后,随着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禁令更加严格。宋代禁止民间私铸和使用轻小钱、砂毛钱等,告者有赏。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规定,铸、熔铜钱和私造铜器者,一两以上,皆徒二年,罪重者从严判刑,罚偿钱三百贯;准许他人告发;邻居失察者,亦罚偿金二百贯。明代立法,私铸工匠,为首者依律问罪,胁从和知情者枷示一月,家属编戍。各级官员缉获私铸起数,附入考成。清代改定私铸律,为首者和匠人罪斩决,财产没官;为从和知情买使,总甲十家长知情不告,地方官知情,分别判刑;告赏银五十两。后又定剪钱边律罪为绞监候,申严私贩之禁,并限期收缴私钱。
长短钱法:在铜钱不够使用的朝代,还实行“短钱”或者“省陌”法。此法最初起自民间。 梁武帝(502-549在位)时,破岭以东,用八十钱为百称“东钱”;江郢以上,用七十钱为百称“西钱”;京城用九十钱为百称“长钱”。虽然国家加以禁止,要求通用足陌钱,但在民间仍逐渐形成一种习惯法。唐穆宗(820-824在位)时,规定从俗使用,每缗垫八十钱。唐昭宗(888-904在位)末年,京城用850文为一贯。河南更减少50文。五代后唐明宗(926-933在位)时,规定买卖皆用八十陌钱,禁止短钱,后汉隐帝(948-950在位)时,更明确立法:输官钱为八十文,出官钱为77文,称“省陌”,成为官定钱法之一。宋太宗(976-997在位)初年下诏,民间缗钱一律用77文为百。此后一般官私出入,皆用此制。有时百姓向官府纳钱仍用八十文陌制。金世宗大定20年(1180)前,官府通行足陌钱,民间通行短钱,以80文为陌。大定20年定制,官私用钱,皆以八十文为陌。
收藏法:为确保流通领域铜钱充足,历代往往制订“限钱”法,对收藏现钱数额加以限制。唐宪宗元和三年(808),规定最多为五千贯。元和12年,又限定在一、两个月内,用超过部分购贮货物,限满违犯者,平民处死,有官品人等奏告朝廷贬责。唐文宗太和四年(830),放宽期限,藏钱超过限额一万到十万贯者,在一年内用出;超过十万到二十万贯者,在两年内用出。宋高宗绍兴29年(1159)规定,民户积钱超过一万贯、官户超过二万贯,满二年不换成他物者,皆予没收。金代规定,官民之家藏钱最多不过二万贯,猛安、谋克一万贯,有能告发限外藏钱者,奴婢免为良人,佣者出离,以十分之一充赏金,十分之九没官。清代规定凡积钱到一百千以上,以违制论处。
古代钱法,在实行过程中不免出现各种弊病,但在一定程度上仍起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