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之地
历史事故的多发区。历来就为兵家长争之地。其铸币可追溯的战国时期。秦统一中国后也有铸币,汉到三国的历史朝代更替期铸币更是不断。尤以唐末五代时,天下大乱,军政割地而居,各自铸币,今考之极其繁复,铜、铁、铅质参差不齐。这时蜀地铸币以“大蜀通宝”为代表。宋时,淳化五年即公元993,四川李顺义军铸应运元宝、应感通宝。
诞生年代
元末,国家大乱,民不聊生。有志之士,揭竿而起。各地铸币纷纷。著名的有韩林儿铸龙凤通宝;徐寿辉铸天启通宝,天定通宝,其部将陈友谅铸大义通宝;张士诚铸天佑通宝为有记载,有实物可考。但对于蜀地这样一个卧虎藏龙之地,难道就没有揭竿成王者?若有,则必有自己的铸币,那她又以什么面貌与当今世人相见呢?一致的时代风格的答案是肯定的。元末蜀地只有明玉珍一支起义军队伍。元至正十七年(1357)二月,徐寿辉部将明玉珍自巫峡入蜀。第二年明玉珍破成都,尽有蜀地。元至正二十年<1360>明玉珍闻徐寿辉死,与陈友谅绝,众推为陇蜀王。元至正二十王年(1363)明玉珍在成都称帝建国夏改元天统。铸天统国宝宫钱。从1357-1363年,的七年间,明玉珍不会不铸钱。他号称陇蜀王,利用五代大蜀通宝改范铸陇蜀国的大蜀通宝入情入理。1357-1371明氏治蜀期间,与内地战乱不同,蜀地基本是安定平和,其使用历代旧钱和新大蜀通宝基本满足了经济需求,估计没有再铸新钱。而世之所传疑为明玉珍钱的楷隶天统通元宝钱已证明是耶律留哥的东辽所铸。故明玉珍大蜀通宝钱的发现意义重大,它不仅证实东辽天统钱的真实,而且证实了大夏国明玉珍父子确实铸有大蜀通宝.以上考证是史实加逻辑推理应无大错。此品大蜀通宝钱,直径25毫米,厚1.5毫米(背已磨平)书体与上述义军铸币书体一致,钱的规制也一样,属同一时代风格特征,优似元末明初朱元璋铸大中通宝钱书体。历史得到佐证,此泉有极高的文史价值。
罕见古币
哈尔滨市一市民公开自己收藏的一枚五代十国时期钱币“大蜀通宝”。专家鉴定为罕见古币。该古币为青铜质地,重3.55克,钱体泛少量绿锈,钱文隶楷相间,背面光滑无字。据收藏者羿滨讲,该古钱是从阿城农村收集到的。3年前阿城一农民在挖地基时,从1米深地下挖出一对扣在一起的青铜锅,锅里糊着一层厚厚的黄泥,里面裹着很多“大钱”。农民只把两口青铜锅拿走,黄泥裹着的铜钱被随便扔了。羿滨听说后,立即赶到,将黄土和铜钱一起搬回家,在大盆里用水泡了3天,黄泥块逐渐化成泥水,铜钱一个一个露出,足有50多公斤重。经仔细挑选,从中发现了这枚“大蜀通宝”。从古币发现过程初步推断,是金代埋藏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