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在人文学的解析来说即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遗留下来的东西,主要包含有遗物和遗迹。而文物又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了在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以及人类在当时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相关情况,是相当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对于文物的管理和科学研究,对于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从中认识以促进当代及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故文物的管理是涉及到全社会的不同职能和各个部门的多个领域。
在当下,保持民族文化特性和保护人类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是国际社会各个国家的共同要求和义务。为了保护文物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以此加强对其的保护和管理。一般来说,国家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协调、处理文物保护与国家各部门、各社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的关系,并通过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制止和防止人为的与自然力对文物的破坏和损害,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
故在很大意义上来讲文物管理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但近日日本文化厅发现,京都高山寺藏重要佛教文献《辨非集》“不见了”。后来得知其于今年7月被卖掉了,而买者是中国得藏家。这本文献成书于中国南宋时期,流传到日本已有700多年,是一部中国佛教文献,曾藏于京都高山寺。
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由于日本政府施行神佛分离政策,佛寺失去了土地,所藏典籍也随之流出,《辨非集》从此到了日本私人藏家手中。其后日政府认定《辨非集》为重要美术品,受国家《文化财产保护法》保护,要出售到国外必须经文化厅长官批准。但在今年的7月份该文献竟突然亮相在西泠古籍善本专场,并最后被中国藏家以477.25万元拿下,同时创下了佛教文献单册拍卖的最高纪录。如此这般,几经转折,流传海外数百年的珍贵文献重回到了它出生地,而在这“消失”的几个月里日本文化厅却对此一无所知。
日本文部科学省大臣下村文博近日在记者会上对于《辨非集》“流失”一事表示关切。他认为,近来很多日本的重要美术品常出现在中国拍卖会场上,还被中国藏家买走,对于这种现象,他强调在今后有关方面必须时刻关注艺术品市场动态,以防止“日本重要美术品”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再次流失海外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