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它不但历史悠久,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而且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英文又译为“china”,“china”这一次又是瓷器的英文翻译,表明了中国与瓷器有着一种互相连结、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中国也是瓷器的发源地,瓷器还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大创造。瓷器最先出现于中国的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瓷器的出现要比南方的晚,但是它形成了它独有的风格,于是便有了“南青北白”这一说法。
很多人希望专家谈谈有关于瓷器的收藏,而《鉴宝收藏》版面创特别邀请了沈阳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会员藏品交流中心主任李晓旭传经授道。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奠定了中国陶瓷在世界的主导地位。李晓旭认为,收藏瓷器最重要的是熟悉瓷史、瓷窑。而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因其烧制的瓷器制作精美、气质出众、其技艺卓越而蜚声于世。
为首的汝瓷
汝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在宋代因属汝州得名。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它是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瓷器名窑。它色泽明亮而不刺目,有“梨皮、蟹爪、芝麻花”,被赞为“似玉、非玉、而胜玉”。表面薄而莹润,细小的纹片被称作“蟹爪纹”,
宋汝窑天青釉弦纹樽是代表,它上下底径度相仿。外壁近口及近足处各凸起两道弦纹,中间凸起三道弦纹。以三足支撑。而外底有5个细小支烧钉痕。里外皆是淡天青色釉,表面有细碎的纹片。
专为宫廷生产的官窑
官窑的釉质如玉。以青釉弦纹瓶为代表作。它洗口,长颈,圆腹,高圈足,足部两侧都可穿带。它仿汉代铜器式样,线条简洁雅致,瓶颈到瓶腹凸起了7道弦纹,而瓶身施青釉,釉层肥厚。凸起的弦纹让它的造型不再单调,增强了器其装饰性。
官窑瓶身的装饰主要出现在宋代官窑、哥窑、汝窑青瓷,也称为“开片”、“龟裂”。它的釉色以粉青为主,开片本因釉与胎的收缩率错落有致,古代工匠巧妙地利用这特点,从而形成了一种看似天生的装饰釉。
“黄金有价钧无价”的钧窑
呈六瓣葵花式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材质为钧窑,它色彩绚丽。口沿及内壁都是灰蓝色,而外壁则是玫瑰紫色,口沿往外的凸棱处质地薄而呈酱黄色。外底则是深浅不一的酱色,配有5个渗水孔,刻有标识其大小尺寸的数字“七”。
瓶器里面的灰蓝色与外面的玫瑰紫釉互相映衬,造型优雅,曲线蜿蜒起伏,让人不禁回味。而底部有清代造办处的刻字,说明此花盆在清宫中的用处,极其珍贵。
与民窑大相径庭的哥窑
而造型与商周青铜礼器簋相仿的青釉鱼耳炉,它呈“S”形的轮廓线,看上去上方细小下方丰满,勾描出一种大方饱满的形态。它的腹两面各有对称的置鱼形耳,底部则以圈足撑托。造型朴素而高雅。而外面的底部则有6个圆形的支钉痕。因其可用来焚香,且炉身两边都有置鱼形耳而获名,它是宋代哥窑瓷器中的名品。
宋代的名窑多以釉色见长而有名,只有哥窑以表面纹片著名。哥窑虽特别,但传器真品很少,仿品极多。
据历史传说,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龙泉县各自建一个窑,哥哥的窑称为“哥窑”,而弟弟的则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但哥窑遗址至今尚未被发现。
哥窑瓷器的表面均有光泽,颜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以灰青为釉色。常见的物品有炉、瓶、碗、盘、洗等。
北方著名的定窑
白釉刻花花卉纹梅瓶的瓶颈短,肩部丰厚,往下则逐渐收敛,圈足,俗称“梅瓶”。它全体均施以白釉,釉色给人温和干净的感觉,白色中带点微黄。肩部刻划有菊瓣纹,中间刻缠枝莲纹,胫部刻上仰蕉叶纹。
宋代的定窑梅瓶均以它为标准,使用时应搭配木座。它的釉质滋润,刻花清楚婉转,深浅相间,特别是刻画的莲花,显示出了定窑刻花技术的纯熟。
景德镇文革时期陶瓷粉彩红万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