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造假的技术可以说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无论印刷如何改变,造假者都可以伪造出惟妙惟肖的伪造币出来,但是我们总结发行,其实造假的纸币可以分为:涂改与拼接类、加盖伪造类、现代科技作伪类等等。
1.涂改与拼接
涂改作伪是一种常见的手法,这种伪品有三个特征,一是取普通票涂改成珍贵票;二是将低面值改成高面值;三是涂改旧票较多,因为涂改新票容易察觉。曾见到一张李鸿章像的大清银行兑换券奉天拾元的票,是利用民国元年黄帝像中国银行兑换券拾元旧票改成,这二种钞票的背景图案相同,同为美国印造。伪票上的李鸿章像系用相似颜色的旧票碎片拼凑而成,面容细部则以颜料描绘,稍加注意即可看出。
民国早期有一种涂改地名票,因当时各地银两与钞票的兑换率不同,所以同一银行的纸币也标明地名,分区域流通,有人为达到混用日的面涂改地名,因改动部分较小,其它图案文字纸张完全相同,所以不易发觉。
近年来,人民币收藏队伍不断扩大,难免鱼龙混杂,个别不法分子将一些早已废弃的旧票涂改成巨额面额的钞票或外币。如40年代的法币、关金、全圆券有不少是美国钞票公司承印的,正面下方有中文标明,于是就有人将这类纸币涂改成巨额美金,如1941年交通银行的25元法币被涂改成25万美金。实际上只要稍有一类纸币知识的人都知道美金上是没有中文的。也有人将1945年林森像五元金圆券改成壹佰万元金圆券,还有人将此票上的中文全部涂去,改成50万美金巨票进行诈骗的事。
1921年成立的香港国民商业储蓄银行信誉较好,当年发行的钞票大多收兑回笼,这些回笼票被截去半张后销毁,另半张留存备查,但留存部分也有少量流出,钱币商将左右两半拼接,供给如饥似渴的集币爱好者,只是左右两半号码不同,容易识别。
#e#
2.加盖伪造
1941年中央银行印制藏文法币一千万元,以备在西康及西藏地区流通,这种法币系用民国二十五年英国华德路厂印制的中央银行壹元、伍元、拾元券加盖藏文而成,正面红色,背面黑色二行藏文。这种加盖钞引起了集币者的兴趣,抗战胜利前后,四川就有人利用华德路伍拾元及壹佰元面值法币盖了藏文伪戳运至上海钞币市场出售,现已发现在同一字头千位数之内的伍拾元藏文券中竟有几种不同的加盖,如c/h160617l加盖重庆地名、藏文倒盖;c/h16036l地名、藏文倒盖;c/h160690l。无地名、藏文正盖。这是不符合常理的,种种迹象表明,伍拾元藏文券根本没有真品,但其它面值的藏文券真假均有,真品的藏文油墨带有一定的光泽,字体也和伪品稍有不同。与的盖藏文券同时出现的还有加盖重庆地名的各种法币。抗战胜利后,法币迅速贬值,所以有人利用它们加盖作伪售给集藏者。
3.现代科技作伪
在战争时期,经常发生敌对双方互造伪币的事情,如希特勒曾伪造了大量英镑,在二次大战期间抛入国际市场,用以购置军火及重要物品,给英国的金融市场带来很大的破坏。这种由国家制造的伪钞采用了最高级的科技手段,所以真伪较难辨别。在和平时期,利用高科技制造伪钞的都是一些不法分子或黑帮组织,专以牟利为目的。上述伪钞一般采用分包制版胶印的方法,而彩色复印机问世后也给伪造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早在50年代初,就有人伪造过民国三十七年版壹佰元人民币,因采用照相制版分色胶印的办法,所以较难分别,当真伪二张并列时,可发现真票的图像清晰,伪票比较模糊,当使用一段时间后,伪票的纸质松散,更易发现。为了防止彩色复印
制造伪钞,有的国家对彩印机控制使用,此外,彩色复印件的尺寸总和原件有一些差距,而且没有水印,仔细核对还是能识别的。
现代造伪钞往往从纸张到印制全套照搬,他们使用了高性能的印刷设备,经过胶印、凹印及胶四套印等复杂过程,使伪钞的纸质、油墨的凹凸感都和真品相去不远,如 1982年香港一伪钞集团利用日本和台湾的设备和原料,伪造拾元面额人民币6万余张,泰国一伪钞集团在曼谷伪造了美钞250万张。近年在我国南方各省发现了伍拾元及壹佰元面值的伪钞,其纸质较薄软、图案清晰度较差,但在弱光下很易疏忽上当。现代伪钞的制造技术甚高,其欺骗性及危害性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