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第三套人民币冠号鉴赏
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4月20日发行枣红色1角券开始,到1974年1月5日发行最后一枚5角券止,前后经历12个年头,如果按其实际流通时间计算竟达30多年,是发行持续时间和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由于该套人民币流通时间跨度长,发行量大,印制次数多,因此,其冠号也千变万化,表现在:
1.冠号位置不统一。有的印在正面,有的印在背面:印有正面的位置也不统一,有的印在左下方,有的印在左中部,有的印在右中部,还有的印有右下方,没有固定的格局和规律。
2.同一票券冠号颜色不统一。如1角券冠号有红蓝两种颜色,红色冠号为先发行。
3.同一票券的冠号位数不统一。有三字冠七位号码的,也有二字冠八位号码的,前者发行在先。
第三套人民币冠号特点如下表所示:
票面年份 面值 正面图案冠号特点 冠号位置 冠号颜色 冠字位数 号码位数
1960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枣红)背面左下方红 3 7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绿)正面左下方红 3 7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棕)正面左下方红 3 7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棕)正面左下方红 2 8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棕)正面左下方蓝 3 7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棕)正面左下方蓝 2 8
1962 2角 武汉长江大桥 正面左下方 红 3 7
1962 2角 武汉长江大桥 正面左下方 红 2 8
1972 5角 纺织厂生产图 正面左下方 红 3 7
1960 1元 女拖拉机手 正面右中 红 3 7
1960 1元 女拖拉机手 正面右中 红 2 8
1960 2元 车床工人 正面右中 红 3 7
1960 5元 炼钢工人 正面左中 红 3 7
1960 5元 炼钢工人 炼钢工人 红 2 8
1965 10元 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 正面右中 红 3 7
1965 10元 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 正面右中 红 2 8
四. 第四套人民币冠号鉴赏
第四套人民币的冠字较前三套人民币有一个明显改变,即前三套人民币均以罗马数字作冠字,而第四套人民币改为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而且不论大小面额票券都是两个冠字八位号码,冠号位置也有一定规律:1、2、5角券在票券正面左边;1、2、5、10元券在票券正面右下边:1、5、50元三种票券因票面颜色较浅选用蓝色冠号,其他票券颜色较深以红色冠号相衬。
那么,为什么第四套人民币一改前三套惯例,而取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呢?集藏纸币的人都知道,从北伐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政权发行的货币,包括“苏币”、“抗币”、地方币,多采用英文字母作冠字。第四套人民币的冠字之所以不采用罗马数字,而采用汉语拼音字母,是因为我国的汉
#e#语拼音很接近英文字母,而现在印制设备的各种标志、号码均为英文字母,这样在生产过程中操作比较规范,因此,改用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是印制工艺的需要,也是与国际接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