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的一家水泥销售门市老板,花2万元买了一张“错版”的50元人民币。谁料,这张“错版”的50元是骗子王强从古玩市场买来的,并非真的错版,而是有人将50元的纸币泡了药水后制造出来的。昨日,潼南县法院透露,王强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零八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老板,买个打火机。”当日,30多岁的王强走进潼南县一家水泥销售门市店,王强掏钱时,露出了一张50元的钞票,正好被店内的另一个顾客李勇看到,“朋友,你这张钱是错版,可能还是值点钱哦。”
“这张钱至少值3万元,我不卖”,王强转身离开。“先别走,我有个朋友在银行上班,我打电话问一下”,李勇拨通了电话,“真的遇到错版了,你不信问问老板娘嘛”。
老板娘彭英接过电话,对方告诉她,错币是央行发行的,共10张,已收回8张,还有2张没有收回,一张号码是38573143,另一张是38573146,交到银行,银行会支付30万元的奖金。
“我们把那个人喊回来,30万元我俩平分”,李勇追回王强,并当着彭英的面核对了“错版”钞票上的号码,和他银行的朋友说的两个号码之一吻合。
“你把这张钱卖给我们吧”,经讨价还价,李勇和彭英决定以5万元购买。李勇说没带现金,要去银行取钱,便走开了。
“我不认识那个男子”,王强对彭英说,他不愿意将“错版”钞票卖给李勇,“我爷爷住院急需用钱,2万元卖给你吧”。听到这话,彭英直接跑到银行取来2万元,买下了“错版”的50元钞票。然而,当天彭英就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并报警。
警方将犯罪嫌疑人王强抓获归案。据他交代,他先将50元纸币在化学药水中浸泡一天,再用小刀将50元字样挑起来,翻转后用胶水粘上去,就成了一张“错版”人民币。然后,他和李勇,还有电话里那个“银行朋友”,其实是一伙的。
专家介绍:流通货币具有历史而形成收藏行为与收藏价值,而形成市场价值,我们不能脱离了纸币的历史而讨论纸币的收藏,因为历史是纸币存在的基础,我们收藏的根本。但市场与投机者往往通过捏造次品币与错版币的虚假收藏价值来影响公众,以制造出天价牟利是事实存在的,不容抵赖的事实。实则上不论是次品币,还是错版币的收藏价值都极低。
其实我们知道,市场投机者利用纸币的历史价值与收藏价值来影响公众,鼓吹捏造出错币与次品币虚假的历史与收藏价值,从中获利牟利。实则上有获利目的,并非不可,但如果以获利作为唯一的目的,不注重收藏的本质,纸币的价格将永远在波动与大幅涨跌中。我们的市场为什么叫收藏市场,而不是叫投资市场与投机市场,正因收藏是我们收藏者生存的本质,是反映我们收藏者行为与结果的市场,我们收藏者是真正支撑起市场发展的根本,一切纯属坐庄投机与投资不过是想从中获利牟利,图谋收藏投资者的利益而已。
为什么说次品币不是错版币?纸币是经过很多道工序完成印制的,如钞纸至底纹至花纹图案,再字体至印章编码,通过每一步的完美结合才能最终产生纸币,而当中肯定会产生不合格品或次品,如果印刷过程中的一步出现失误,都会出现次品,也就是说纸币是从空白的纸张再到形成半成品到成品的过程,那么纸币有些漏印、漏白等现象应该都是较为正常的,只能视作是不合格品的表现,但如果说次品币就是错版币,那么半成品算不算错版币?半成品比次品币的现象更严重,将次品币认定为错版币,这不等于认定货币就是在错版币的基础上印制出来的吗?所以次品币是由于印刷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纸币,但是版并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