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红色货币,就算我们金融系统内部的人都没见过。”7月1日上午,农行柳州分行举办了一场革命历史货币展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2周年,一些稀有展品让前来参观的金融界人士啧啧称奇。
收藏这些红色货币的是一名63岁的农行系统退休职工,他叫赵爱国,有20多年货币收藏经历。
红色货币讲述革命历史
“中国共产党吸取了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一手抓枪杆子,一手抓钱袋子。”在展台前方,赵爱国向前来参观的人员介绍货币对于革命事业的意义。
“为什么一张纸币上会有两个俄文签名?”赵爱国说,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成立。当时条件艰苦,印刷纸币的原材料极为缺乏。为了防伪,当时的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与财政人民委员邓子恢在钞票上签上自己的俄文名字。
“红军还在广西使用过红色货币,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赵爱国向记者介绍,1936年11月26日,红军长征进入灌阳县,11月30日撤出。红军使用红色货币向当地百姓购买了日常生活用品。当时百姓担心红色货币不能自由兑换成当地流通的铜板、银毫、银元。没想到,红军第二天就张榜设点兑现。这极大维护了红军的良好信誉。
在抗战时期,延安光华商店发行了六种面额在一元以下的辅币,作为找零之用,其中有一张的面额是七角五分。“货币面额一般都是整的,像这样带着尾巴的货币估计在世界钱币史上也是罕见的。”赵爱国说。
当天展出了赵爱国的个人藏品400多件,涵盖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的红色货币以及第一、第二、第三套人民币。
白胡子老人是马克思?
1932年,湘鄂赣省工农银行发行了一张面额为3角的纸币。票券正面图案是一名长着白胡子的老人和宝塔图景。收藏钱币的人士普遍认为,这名白胡子老人就是革命导师马克思。
可令人奇怪的是,这名老人慈眉善目,长着一张东方人的面孔。收藏钱币的人士推测,这是因为当时信息闭塞,交通不便,马克思相貌还不被人们所熟悉,只是听闻马克思留着大胡子。于是,设计人员凭空想象,画出了马克思的模样。
“图案上的老人并不是马克思,而是中华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赵爱国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通过对比同一时期相邻革命根据地发行的纸币图案发现,上面的马克思图案与白胡子老人的形象差别很大。
赵爱国还发现,白胡子老人图案与1916年湖南实业银行发行的铜元券十分相似。图案上的宝塔图景正是湖南省炎陵县除炎帝陵之外的又一景点——炎陵县延庆寺庙。
能从钱币的收藏中发现新的历史事实,这让赵爱国享受到极大的乐趣。目前,赵爱国已经在专业钱币杂志发表了20多篇研究文章。
爱上钱币收藏的司机
“每想到一张还没有收集到的钱币,我就会食不甘味,夜不能寐。”谈起钱币收藏的经历,赵爱国觉得其中有苦有乐,五味杂陈。
20世纪80年代以前,赵爱国是鹿寨化肥厂的一名普通司机。因为一个偶然的机遇,他进入到银行系统当司机,负责在各营业所之间运送钞票。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赵爱国不断地向同事学习金融知识,随后得以调岗当银行业务员。最终,赵爱国从普通员工走上了农行广西分行的领导岗位。
而当初在运送钞票过程中,赵爱国惊奇地发现,他负责运送的货币有各种不同版本,这让他产生了好奇心。
之后在不断收藏货币的过程中,赵爱国发现货币本身还能“说话”,反映出不同时期的历史事实。通过研究史料,写出论文,赵爱国也获得了成就感。
到了1997年,钱币收藏队伍不断扩大,一些钱币的价位也水涨船高。赵爱国关注到了大家不太注意的红色货币。当时市面上出现的各时期革命钱币品种多、数量多,出售的价格也不高。他认为,这些红色货币反映了党的金融事业发展历程,非常珍贵。在十几年后的今天,红色货币已经变得非常稀有,具有极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