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轨,就是罗马冠字是红的,两个.
红三轨,就是罗马冠字是红的,三个.
红二轨平版,就是罗马冠字是红的,两个,印刷工艺是胶版印刷
红二轨凸版,就是罗马冠字是红的,两个,印刷工艺是凹版印刷
上面两个图不是太清楚,上一张图来他细看一下平版和凸版的区别:
在第三套人民币中,1960年版“红一角”和一元以上的所有钞票,正背面都采用凹版印刷。而其余的1、2、5角钞票起初都采用正面凹版,背面胶版印刷。后来随着经济发展,1、2、5角钞票的购买力越来越低,无人去伪造它。所以为了降低印刷成本,印钞厂把它们的正面也改成了成本较低的胶版。早期的凹版角券存世量较少,现在的价格当然也就比胶版角券贵些。
区分“凹版”和“胶版”,看其花纹的颜色和立体感就能判断。如果拿这两种钞票来对比,区别十分明显,很容易判断。另外对于初学者,还可以采用下面2种方法:第一种是“摸”。凹版人民币正面的“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凸出的感觉十分明显,只要用手指从左至右轻轻摸一下,就能清楚的感觉到每个字都是凸起的。第二种是“看边缘”。凹版印刷的文字和图案,线条边缘会有油墨扩散造成的细小“毛刺”,用放大镜可以看的很清楚。而胶版印刷的线条边缘是光滑的。
蓝二轨,就是罗马冠字是蓝的,两个.
#e#
背绿
为挽救“红一角”的“政治错误”,1966年10月1日,因背面的墨绿色菊花图案而得名的“1角背绿券”临危受命,进入流通,人物改为“向左走”,从而取代了“右倾”的“红一角”。不过好景不长,“1角背绿券”在1966年10月1日正式发行,但却在1967年12月被匆匆回收。之所以如此“命短”,也是因为一个致命的失误,那就是“背绿券”与1964年发行的2角纸钞背面颜色极为相似,容易在交易过程中混淆。当时,很多人甚至故意将“1角背绿”作为2角钱使用,引起了金融秩序的极大混乱。于是,“背绿券”仅流通14个月,即被央行召回,成为人民币历史上流通时间最短的纸币。
枣红一角
第三套人民币中的“枣红一角”,发行时间是1962年4月20号,票面主体为枣红色。发行之初,细心的人们发现“枣红一角”券面图案中的人物自左向右前进,这在当时“路线”之争甚嚣尘上的年代,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因此“枣红一角”没怎么流通就遭到严苛的回收销毁,存世量骤减。
背绿水印一角,注意看国徽那有个大五角星水印
假背绿水印一角,人工后加的假水印,和真的根本不一样,造假手段低劣.
蓝三轨,就是罗马冠字是蓝的,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