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民间的春节有个传统习俗,长辈要给家中的孩子压岁钱。一般来讲,在除夕夜午夜钟声响起,鞭炮齐鸣之后,老人们用红纸包着给孩子放在枕下,这样有利于孩子明年的健康成长,所以都称为压岁钱。但是这种理论其实是近代的产物,压岁钱的真正源头是古代的压胜钱。在中国古代史中,压胜钱一直在春节求吉祥找福瑞的各种习俗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压胜钱,又称“压胜品”、“厌胜钱”、“花钱”、“民俗钱”,为了专门用途或民间祈福避邪而铸造的古钱,不具备流通货币功能。它最初的本义是压凶辟邪和喜庆祈福。后来压胜钱在民间的所指的范围越来越广,诸如馈赠、占卜、玩赏、戏作、配饰、生肖等,官府也在铸造货币时开始铸造开炉钱、镇库钱、赏赐钱等。压胜钱图案大都非常精美,刻有不同风格的花纹、图案、文字,铸造工艺多样,材质各异而且数量繁多,无法确定具体品种。压胜钱用于各种重要场合,或者用于日常求福求财求平安,或者用于挡凶避邪,但最多用于除夕之夜压在枕下祈求一年的好运福瑞和吉祥。
多数人认为压胜钱始铸于西汉,有传世的实物印证。汉代五铢钱中,有的正面铸有“脱身易,宜子孙”字样;有的正面铭文为“辟兵莫当”,背面为“除凶去央(殃)”,显然是为了辟凶至吉而特意制造。有人指出,这种形圆孔方的形制,恰与古人关于“天道圆,地道方”的宇宙宏观形态的认识相吻合,所以具备了逢凶化吉的神奇效应。还有少数人认为压胜钱起源于战国时代,可姿证明的实物在今川西平原古墓葬中成批出土的桥形铜币,是巴蜀国人的压胜钱,其功效在于通交鬼神,赞同这一说法的人据此揣测压胜钱起源于先秦时的西南地区,随着秦统一全国后,辗转流入西北和中元地区。
压胜钱分为:古钱宫钱类、生肖钱、咒语钱、吉语钱、钱文钱、镂空钱、宗教钱、游戏钱、特殊用品类,其形状多样,或方便随身携带或方便作为装饰。主要研究价值表现在其作为历史记载、文化民俗、艺术工艺的传载,对研究古代文化历史、人文风俗具有很大的帮助,形状多样,或方便随身携带或方便作为装饰。
十二生肖被铸到压胜钱上则从唐代开始,出现了印有生肖图案形象的钱币,宋朝民间则大量铸造,官炉铸品不多。金代世宗大定年间官炉铸造了两种地支钱,“大定通宝”背“申”和“酉”字,并参与了流通。康熙皇帝肖蛇,所以在其生辰时,福建省铸造了一种地支钱为康熙贺寿。这种风俗一直沿袭至今,中国人民银行从1981年开始每年都会发行相应年份的生肖金银纪念币。而生肖普通流通纪念币则是在2003年羊年始发,广受老百姓的喜爱。每年的年初、年末,总会看到很多家长为孩子准备不同的压岁钱,表达对他们的期望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
随着钱币收藏热的愈演愈烈,钱币收藏领域的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由于钱币稀品、奇品存世有限以及市场的消化和饱和作用等因素影响,一些集藏者开始把视线拓宽,压胜钱因具钱形,亦被藏家青睐,成为收藏新贵。压胜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代表着先贤精神世界的追求和探索,对研究古代文化历史、人文风俗具有很大的帮助,其升值空间也极为可观。
压胜钱走俏、市场行情渐长,原因有三:其一,具备保值功能。压胜钱隶属于古代钱币范畴,具有文物属性,存放时间越长,年代越久,升值空间就越大;其二,赏鉴功能。压胜钱大都工艺精湛,图案丰富,具有浓郁的传统风格;其三,研究功能。压胜钱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可为中国古代、近代历史研究提供有效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