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距今160年前的纸币——“大清宝钞”、“户部官票”亮相沈阳金融博物馆地下金库。鲜为人知的是,“钞票”一词就是由它们衍生出来的。
这张“大清宝钞”靛蓝色刷印,外为龙火纹花样,内部正中以汉、满文标明币名,写着“银票即是实银,钱钞即是制钱”,属于大面额。
另一张“户部官票”,左右骑缝和中部分别戳满汉文户部官票专用大印。票框四周为龙纹和海水纹,“准二两平足色银叁两”,也就是面值“三两”。
沈阳金融博物馆研究室副主任刘磊介绍,清咸丰元年(1851年)爆发了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一方面税收锐减,造成国库空虚,另一方面为了镇压起义,又使得军费剧增、财政吃紧。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清开国以来铸钱铜料的主要供应地——云南通往京城及东南诸省的道路已因战乱被阻断。
为了应付危局,咸丰三年(1853年)5月清政府开始发行户部官票,由于其以银两为单位,故又称“银票”。户部官票按照面额大小可分为壹两、叁两、伍两、拾两和伍拾两等五种,大面额官票较为罕见。
当年9月,又发行大清宝钞,以制钱(即明清两朝官方铸造的铜钱)为单位,分为贰佰伍拾文、伍佰文、壹仟文、壹仟伍佰文、贰仟文、伍仟文、拾仟文、伍拾仟文和百仟文等九种,从目前留存实物看,也是大面额的宝钞非常少见。
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只是为了应付财政危局而产生,事实上无法兑换,不到半年在京城已流通受阻,同治登基后就“寿终正寝”了,但它们却历史性地创造出一个词汇——钞票。后来的银号、票号、钱庄、典当行及官办的官银钱号等金融机构,都将其发行的银两票、铜钱票、官帖、私帖等称为“钞票”,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