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笔者收藏了一枚奇特的“半两”钱。该钱直径2.45厘米,穿径7.5厘米,厚度1.3毫米,重量2.73克。钱身轻薄,遍布入骨绿锈(如图)。钱正面穿左右分列“半两”二字,背面平夷。该钱与普通“半两”钱不同之处在于:正面钱穿四周没有内郭,但在钱体边缘有外郭,这在“半两”钱中较为少见。更为罕见的是,该钱正面“两”字腹中间一竖特长,向上突出至上横处,呈“雨”状,即所谓的有颈“半两”钱。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废除了六国复杂混乱的币制,统一了货币,规定专门使用“半两”钱。从此圆形方孔的铜钱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通货,上下通行了二千余年。这容易给人错误的印象,以为“半两”钱是秦始皇首先铸造的。其实,早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就已经铸造使用“半两”钱了。司马迁《史记》记载有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周天子贺秦国行钱的史事。建国以来,陕西、四川等地的战国时期秦国遗址、墓葬中都发现有战国“半两”钱。
不仅战国、秦国、秦朝铸造“半两”钱,西汉初年,沿袭秦制,仍旧铸造使用“半两”钱。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王朝后,政府曾下放铸币权,“更令民铸钱”,允许民间自由铸造轻薄的“半两”荚钱,没有标准、没有规范,导致流通货币迅速减重,引起市场流通混乱。高后吕雉时开铸重八铢的“半两”钱。高后六年又下令更铸五分“半两”钱,即重量只有五分之一半两(十二铢)的“半两”钱。汉文帝前元五年(前175年)下令整顿币制,改行四铢“半两”钱。《史记-平准书》记载:“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仍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故吴,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垺天子,其后率以叛逆。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故吴、邓氏钱布天下。” 汉文帝时中央政府的铸币政策是,由中央政府规定铸币的形制,但这只解决了铸币的标准化、规范化问题,并未将货币铸造权收归垄断于中央政府,仍延续了汉初以来的放任民间铸币的政策。武帝初年也铸行四铢“半两”钱。直至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才最终废止“半两”钱,铸行“五铢”钱。
由于“半两”钱铸造历经战国、秦、汉三个时期,不同时期、不同地方铸造的钱币形制、大小、轻重都不相同,因此存世的“半两”钱种类繁多,版别复杂。“半两”钱早有“千钱千面”之誉,对其进行区分断代,殊为不易。钱币学界前辈专家丁福保先生曾经感叹说:半两钱“品类甚多,已不能辨识孰为官铸,孰为吴、邓矣!”
目前钱币学界一般认为秦以前的“半两”钱较为厚重,直径大多数在3厘米以上,重量在3.5克—6克左右,其余的为汉代“半两”钱。但汉代“半两”钱仍有很多种类,如高祖“半两”荚钱、高后八铢“半两”、五分“半两”、文帝四铢“半两”钱、武帝四铢“半两”钱等等。其丰富多彩版别的铸造背景、铸造地域、官铸或民间私铸等信息均不见于史籍记载,仍然需要钱币收藏者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