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我逛杭州古玩市场时,在一家古钱币店里看到十几枚贝币。它小巧玲珑, 光洁美丽,令人喜爱。我就买了几枚回来。这是中国最早的古钱币, 经济价值虽不高, 但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与研究价值,是祖先留下来的一种宝贵文化遗产。
在原始社会, 人类交换方式是以物换物, 随着社会发展物质也日益丰富, 人们对物质生活中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 以物换物的交流方式也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于是需要有一个中介物。在我国南海一带有一种天然的海贝, 它一面有齿槽, 比较少见, 美丽可爱, 坚固耐磨, 有吉利的象征, 可作装饰品, 又便于计价。由于有这些特点, 我们的祖先就把它打磨成孔, 成为交换用的中间物。就这样, 天然贝逐渐充当起 商品交换的特殊职能。它是学者们公认的中国最早货币, 被称为“货贝”。在一些商代墓葬里, 曾出土了不少海贝、骨币, 以及铜币、锡币和金银币, 就可以充分证实这一点。当时计算“贝”的单位叫“朋”,“朋”的文字本义是一串或两串并联的“贝”, 5 个或10 个“贝”为“一朋”。由于贝的来源稀少, 以后逐渐用骨币代替。
先民们把“贝币”作为货币, 不仅对中国的古代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而且对中国文化、风俗等具有深远影响。从现在的中国文字中, 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与钱币产生关系的事物, 如货、贾、贿、财、贪、贫、费、 赔、赎等, 这些字的含义多与“贝”字联系 着。这也充分说明我国在创建和使用文字之时, 贝已经是货币了。在日常生活中, 不少父母叫儿女为“宝贝”、“贝贝”, 也有一定 寓意。“贝币”虽小却集经济、历史、文化等多种含义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