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铸造流通的历史虽久,但历来只有货币制度而无货币本位制度。近代中国在西方货币制度的影响下,开始考虑建立银本位制度。但在以“两”还是以“元”为货币单位问题上争论不休。宣统二年(1910)四月,度支部奏定《币制则例》,确定国币单位名称为“元”,以银为本位,一元为主币,重库平七钱二分。另以五角、二角五分、一角三种银币,五分镍币及二分、一分、五厘、一厘四种铜币为辅币。从此,我国货币进入以“元”为主币的时代。但近代广东不同于全国,以辅币“银毫(毫银)”为主币,并且沿用了半个世纪,很是奇特。广东银毫为何成为广东市场流通的主币呢?
首先是广东人向有使用银毫的传统。广东人俗称小银币为银毫(毫银),广东话“一毫”即“一毛”之意,因此称呼二角、一角、五分面值小银币为“二毫、一毫、半毫”银毫。广东地接香港,粤省民间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已流通使用由英国伦敦造币厂、香港造币厂铸造的一、二毫港币。当时广东使用银两货币,银两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要称重量还要估成色,非常麻烦,港币银毫因其铸造精美、按枚纪值、计算容易,流通便利,所以粤人乐于使用。其次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清光绪十六年(1890)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创办造币厂铸造银元,开启中国近代自铸银元的历史。广东银元正面中央有“光绪元宝”四汉字,周围环以汉字“广东省库平七钱三分”,后改为七钱二分,背面为蟠龙图案及英文。这就是着名“龙洋”银元。广东“龙洋”分五等币值,每元重库平七钱二分,纯银九成;次重三钱六分,纯银八六;再次重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均减配八二成足银。此即后来通称的“大洋(大元)”、“五角(半元、五毫)”、“二角(双毫、二毫)”、“一角(单毫)”及“五分(五仙、半毫)”银币。因各面值银币含银量不同,因此在流通中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社会公众纷纷储藏含银量高的大洋和半元银币,只使用成色低的二毫、一毫银毫,于是辅币“银毫”就逐渐取代大洋主币,成为广东各地流通使用本位货币。广东成为“银毫的世界”,粤省所发纸币除部分大洋券外,都是以银毫(毫银)为本位。有学者依据现存纸币实物,考证认为辅币银毫应是在1905年取代了大洋,成为了广东的主币。
由于民间乐用银毫,因此晚清民国时期历届广东省政府为攫取厚利都大量铸造二毫银币(半毫、一毫银币因较小易磨损,成本高利润少,铸造不多)。辛亥革命后,广东造币厂将旧币(龙洋)收回改铸“中华民国贰毫银币”,设计简洁,重一钱四分四厘,成色银七铜三。发行之后,商民称便,声誉颇佳,逐渐流布全国,成为长江以南各省贸易流通中的重要辅币。从存世实物看,民国元年至十三年(除民国五年、六年外)以及民国十七年、十八年,广东造币厂每年均铸造发行二毫银币。据统计,广东二毫银币铸量当在2.5亿枚以上。其中民国四年、十二年、十三年、十七年版铸量较少,现已不易见到。
广东的“银毫世界”曾对周边地区产生较大影响。广西、江西、福建等省也流通使用广东“银毫”。广西因无造币厂,民国初年购生银向广东造币厂搭铸银毫,广西市面流通广东银毫,后来广西也仿照广东铸造银毫,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毫”、“西毫”。广西纸币也以银毫为本位。福建也仿铸过广东银毫,还大量铸造使用二毫银币。受广东银毫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也曾铸造过二角银币。
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为统一全国货币,宣布实行“法币政策”。民国二十六年(1937)6月,广东省银行开始用法币收回广东银毫券,原定一年完成。但因抗战爆发,法币收兑银毫券期限一再延展。直到抗战胜利后,1947年才完成收兑工作。延续了半个世纪的广东银毫本位制度从此成为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