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文物以其丰富的种类、庞大的数量、突出的价值,成为见证中华民族文化的实物。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对我国国情国力的调查,对于确保文化安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健全国家文物保护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阿坝州清理窑藏古钱币
按照《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阿坝州文物管理所藏品信息采集方案》的要求,四川阿坝州文物管理所组建了“馆藏文物信息采集工作组”,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相关规范、标准为基础,相继清理了单位藏品、采集了信息并录入了数据。效果特别显着的,是在今年9月下旬至11月中旬,对汶川县阿坝铝厂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土的窑藏古钱币进行的集中清理。
此前,由于这一批窑藏古钱币数量不详、种类混杂且锈结成块,只能按可辨识种类及通过其平均重量所推断的数量登记入库。此次的普查则逐个剥离了锈结钱币,拣选清点并录入。清理后的钱币时间跨度达一千二百余年,以清代钱币为主,包括一些唐、宋、明时期及外国的钱币,共计18092枚,33类,早至唐武德年间(公元621年),晚到清同治年间(公元1874年)。钱币重量为3-4克,均为铜质、0.1cm左右的厚度,直径1.9cm-2.9cm。清理后的古钱币种类增加了10类,总量增加330枚,不能辨识种类减少到1519枚。通过此次清理窖藏钱币,阿坝州文物管理所摸清了馆藏古币的家底,取得了研究岷江上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历史、民俗的第一手资料,奠定了完成本单位普查任务的基础。
为掌握文物现状,国家统一组织、采用现代信息手段集中调查可移动文物,对于健全文物登录备案机制和文物保护体系,对我国文物资源状况价值进行科学评价,保障文物安全,整合利用文物资源及发挥文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