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钱在人们生活中始终不可或缺。国外最早的钱出现于公元前7世纪,是小亚细亚(今土耳其)的里底亚所发行的,这个时候的中国处于东周“定王”时期。而在周定王之前,中国古人早就用一种名叫“布”的钱了,如果算上更早时候的贝币,中国人用钱的历史更为久远。中国人最早用钱、最早铸造钱,有关钱的传奇亦多。历史上“钱亡”与“朝亡”的巧合之谜,也许更能让人们在一定意义上感悟出铜钱虽小却能撬动江山的道理。
“孔方兄”消失预示大清朝灭亡?
现在大家使用的钱叫“人民币”。过去,不同朝代的钱的叫法也不同,秦叫“半两”,汉称“五铢”,唐是“通宝”,宋有“交子”,明清“宝钞”等。
人民币是本身价值远低于面值的纸质货币,和交子、宝钞一样,属于国家强制发行的信用货币。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中国古人常用的是金属货币,金、银、铜、铁都曾是铸钱的材料,其中最主要的流通货币是铜钱。
铜钱,与现在的硬币一样,圆形,中间有方形孔洞,专业上称为“圜钱”。因为铜钱这个特点,加上与大家生活关系密切,古人戏称之为“孔方兄”。
为何将钱做成这种形状?里面包含了中国古人传统的宇宙观,古人“法象天地”,外圈的圆代表天,即乾,即君;中间方孔表示地,即坤,即臣;象征君临万方,皇权至上,即《吕氏春秋·季春纪·圜道篇》(卷第三)中所谓:“天道圜,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
虽然“孔方兄”里有乾坤,但是这种圆形方孔钱在实际流通使用中,也是相当合理的,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磨损,方便携带、保管。世界上其他国家硬币也多铸为圆形,就是此理。
其实,在“孔方兄”出现之前,钱的形状并不统一,有依农具镈铸出的布钱,有据渔猎工具削铸出的刀币,圜钱则是受纺轮的启发而出现的,另外楚人还使用“蚁鼻钱”、“鬼脸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圜钱包含的乾坤含义正合他的皇权思想,遂将铜钱的形式统一。
这种钱制一用就是2000多年,一直到清末出现“铜板”,铜钱的形制才有变化,这在世界钱币史上是相当罕见的。
铜板”是民间的俗称,官名“铜元”,与银元相对。它出现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由时任两广总督、李鸿章之兄李瀚章下令铸出,每枚值2分,名叫“光绪元宝”。
铜元与铜钱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中间方孔消失。当时有迷信者预言,这不是好兆头,中间无孔便成了“铜板”,不透气,预示国运被堵,有天无地,则阴阳失衡,乾坤倒转,国将不国。果然十年后,即宣统三年(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满清灭亡。“孔方兄”的出现与消失,与2000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兴亡一致,轮回中竟然是惊人的巧合。
点评:铜钱缺口,国运不昌——是何等的歪理?清朝还有第一张龙钞,这不还没来得及发行就崩溃了。所以轮回一说,不值一提。
——原文转载自《北京晚报——钱币与王朝兴衰的巧合 铜钱消失与大清灭亡一致》,略有改动
南方文交所: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简称 南方文交所)钱币藏品交易中心(钱邮中心),作为广东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文化产权交易服务机构下的全国首个钱币收藏电子交易平台,始终关注钱邮行业的最新资讯。http://www.nfqbyp.com/web/index.jsp是南方文交所 钱邮中心唯一授权的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