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意味着暑热正式终止,人们即将迎来凉爽的时节。
这样的好日子,前来鉴宝的藏友真不少呢!带来的宝贝也不乏珍品:颇有意思的日本古钱……快来欣赏一下吧!
日本和同开珎铜钱
鉴定:大河鉴宝钱币与青铜器鉴定专家 于倩
点评:鉴定现场经常能见到日本、越南、朝鲜的古钱币,但大多都是些存世量较多的品种,上周六鉴宝,藏友王先生持一枚钱币来鉴。这是一枚少见的日本古钱币,面文“和同开珎”,素背无字。据说是在洛阳古玩城交换得来。直径2.46厘米,厚0.12厘米,重2.75克。
“和同开珎”铜钱始铸于日本元明天皇和同元年(中国唐代景龙二年,公元708年)。为日本皇朝十二钱的第一种钱币,钱文隶书旋读。关于钱文读法,有日本学者认为,“同”系“铜”之省文,“珎”系“寳”之省文,故“和同开珎”应读为“和铜开寳”,属于年号钱一类,钱文的意思是:“和铜年间开始流通的宝货。”
但也有日本学者认为“和同开珎”铜钱不是年号钱,“珎”应读为“珍”。这种说法,不敢苟同,日本“和同开珎”效法中国唐朝的“开元通宝”钱文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就此得出“珎”读“珍”,不应读“寳”则十分牵强,我国古代钱币有称“宝”、称“货”、称“泉”,而没有称“珍”者,日本元明天皇时期使用汉字,不应该称钱为“珍”。
上世纪90年代,人民教育出版社编撰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国历史》教科书,就引用了日本“和同开珎”钱币的材料,当时给“珎”注音为“zhēn”,后来发现这个注音不妥,所以在修订本和新编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都改注音为“bǎo”。这是我国历史学界、钱币学界大多数学者的意见。
市场参考:此枚日本钱币通体黑漆古,铸造精整,是研究中日货币史、钱币学的实物资料,存世量较少。目前市场价约4000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