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交易所行情 >> 华夏文交所 >> 新闻 >> 行业资讯 >> 文化产业再迎政策“春雨”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交易所行情 >> 华夏文交所 >> 新闻 >> 行业资讯 >> 文化产业再迎政策“春雨”

文化产业再迎政策“春雨”

作者:佚名      行业资讯编辑:admin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国的文化产业目前正迎来这样一场政策的“春雨”。

  文化部、央行、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出《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力促文化金融两大产业融合。《意见》指出,文化与金融合作已成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发挥市场资源的配置作用深入推进文化金融相互融合。

  对比四年前九部委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可以发现,“升级版”《意见》的金融支持力度将更大,金融与文化产业的合作意愿也更强,政策支持的措施更细。

打造“最紧缺”平台

  “融资伴随文化企业一生,总体来讲,这个过程是相当痛苦的,几乎每一个环节都面临一些问题,即使像我们这样上市之后,融资难问题也没有真正完全得到解决。”光线传媒有限公司总裁王长田的一席话说出了很多文化产业企业家的心声。

  优秀文化产品的生产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然而在大多数人眼中,投资文化产业相当于“烧钱”。由于文化企业缺乏能够用来担保的有形资产,如何获得银行贷款成为这类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

  据了解,我国目前文化企业90%以上是小微企业,总体上这些企业规模小、资产轻、门类广、资源集聚度低、抗风险能力弱,因此,“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加突出。

  “文化产业公司向银行贷款有很多问题,比如利率高、贷款手续复杂。对于文化产业来说,商业模式比较模糊,不容易描述。企业的机会都是突然到来的,而目前的融资体制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王长田道出文化与金融融合的一个个“症结”。

  据统计,目前,文化产业贷款余额只占到全国各行业贷款余额的0.2%,占比仍然偏小。文化金融与十分饥渴的文化企业资金需求相比仍然是杯水车薪,而客户选择难、风险评估难、业务操作难等传统问题仍然在制约着金融资源和文化产业的对接。

  针对目前文化金融中介服务薄弱的状况,三部门出台的“升级版”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文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服务于文化企业和金融机构,促进文化与金融对接,扶持骨干文化企业和小微文化企业,搭建文化金融中介服务平台。

  “未来,我们将继续创新方式,推动文化金融合作的深入开展。”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致力于建立完善文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的同时,鼓励文化企业深度参与金融业,加快文化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方向的拓展,实现文化与金融的双向合作。

  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出台的文件支持文化融合的力度很大。我国文化产业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已经从普遍的短缺走向短缺和过剩并存,大量的文化产品被生产出来,大量的文化企业在市场中出现,而文化金融的最主要作用就是推动文化企业的兼并重组。

  “目前国内的情况是有资金,有项目,就是没人把资金和项目弄到一块儿去。理论上讲,资金是可以流动的,也是可以通过杠杆扩大的,所以资金是无限的,项目也是无限的,最紧缺的是两者之间的平台,把研发平台、专业化培训做好,这样才能把资金和项目融合到一块儿。”

  “这次文件要求加强文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和以往相比,文件内容更加细化,更加容易操作,体现了政策组合拳的精神。”张晓明说。

创建文化金融政策“试验田”

    创建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也是这次文件的亮点之一。

  《意见》明确,将择机选择部分文化产业发展成熟、金融服务基础较好的地区创建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探索建立地方政府、文化、金融等多部门沟通协作机制,通过创新地方政府资金投入方式,引导和促进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搭建文化金融服务平台,完善文化金融发展政策环境,集中优质资源先行先试,探索文化金融模式创新。

  “这将作为政府部门推动文化金融工作的载体,并依托试验区作为文化金融政策的‘试验田’和‘样本库’。”文化部文化产业发展司司长刘玉珠说。

财政支持将突出市场化运作模式

  “文化与金融的合作,财政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它既影响着文化金融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很大程度上左右着金融机构信贷的积极性。财政大力支持文化金融融合也是这次文件的亮点之一。”刘玉珠说。

近几年来,中央财政围绕如何化解企业融资难,加快文化企业投融资体系建设作出了很多探索。

  财政部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家新介绍,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是中央财政的重要政策支持手段,自设立以来一直将贷款贴息作为重要的支持手段。“但在实际中由于贷款贴息额不大,企业申报积极性也不高。从2013年起财政部开始实施文化金融扶持计划,贴息额占到整个文化专项基金的10%。”

  王家新说,中央财政还鼓励金融资本通过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的方式进入文化产业发展。由中央财政注资引导设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实行市场化的运作,已经成功投资了人民网、新华网等多个项目。在这个层级之下,从2012年、2013年,又各投5000万元参与了两家地方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他表示,下一步中央财政支持文化金融合作将继续巩固实施文化金融扶持计划,探索建立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多层次的贷款分担和补偿体制机制,探索财政资金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建立健全文化金融所需的各种财务管理、会计计量、资产评估办法,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张晓明告诉记者,中央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经过了几个阶段,先是支持文化体制改革,改革成本由财政买单;接着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通过专项、贷款补贴等方式支持;接下来应该通过更加市场化的方式,财政资金和民营资本、社会资本相结合,发挥引导作用,更加灵活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这次文件还明确了加大金融支持文化消费力度、重视金融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推动文化企业直接融资等举措。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看来,政策还可以大胆一些,比如在全国范围内像软件企业一样进行对文化产业进行认定,认定后给予税收优惠或者支持,“因为和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相比,文化企业还没有全国性的税收优惠政策。”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Copyright © 2016-2021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